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调查

环卫工生存调查 小孩辍学捡垃圾补贴家用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N--南海网 编辑:张岩

       

     

    环卫工生存调查 李志良/图

     

            南海网10月17日消息 (作者 陈颖):定安县龙河镇有7名环卫工人,每天凌晨3时30分出门,中午回家,下午还要上街扫到深夜。他们的月工资仅为300余元,连扫把、簸箕、口罩都要自备。镇里说是扶持,但一分钱都没给。环卫工人们的工资都是从平时收取的环境卫生管理费(每户每月3元)里抽取的,如果收不够钱,还发不上那么多。为了补贴家用,他们捡柴火和垃圾度日,家境十分贫寒。环卫工人节马上就要到了,他们希望能得到政府部门的关心。

    凌晨3∶30:

      清扫3公里公路3500平米市场

      凌晨3时刚过,定安县龙河镇环卫女工王天琴就从睡梦中醒来。简单梳洗后,她便拿着扫帚、簸箕,推着手推车走出了老屋。

      王天琴和其他6名环卫工人一样,负责龙河镇镇上7个路段,总长3公里多的路面清洁工作。每天凌晨3时30分,他们就赶到目的地,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王天琴等人要对这段路面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将路面上行人丢弃的废物及落叶等垃圾扫成堆,整个路段清扫一遍需要花费5个小时。然后,他们推着垃圾车,将一堆堆垃圾装进车箱运到垃圾运输车上,这项工作还需要花费1个小时。随后,他们还要来到该镇的市场,整个市场需要打扫的有3500平方米。

      中午12时,他们终于将所有的垃圾运到了垃圾处理场。

      中午12点:

      回家煮饭做菜照顾家人

      王天琴今年55岁,自1993年开始她就一直从事环卫工作。8年前,丈夫与她离了婚,从那时候起,她独身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搬到一间老屋里生活。

      每天中午12时,她忙完工作之后,便回到家里煮饭做菜照顾家人。记者在王天琴的家见到的是破旧的床、破旧的被单和蚊帐。厨房里,只有一个小土灶,几口大铁锅,看不见一样新式的厨具。

      王天琴的邻居告诉记者,这家人平时就吃点青菜、咸菜、萝卜干等。“镇上的青菜一块多钱一斤,我们一家5口,每天的最低生活花费就需要六七块钱!”王天琴说。

      其他6名环卫工人的境遇跟王天琴家差不多。猪肉对于这些环卫工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半个月才能买上一斤、半斤的。

      “偶尔买点肉解解谗。”一名环卫工人苦笑着说。

      下午4∶00,太阳不那么晒了,他们再次走到街上去,重新打扫街上的卫生。“一天上街清扫两次,碰上刮风下雨,工作难度就大大增加。平时每天的垃圾量是16吨,到了节假日就要翻倍。”王天琴说。

      晚上8点:

      准时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工作

      “我们每天晚上8点就开始休息了,准备积攒体力,以便迎接次日凌晨的工作。如果休息不好,第二天工作起来就没精神。”环卫工人们说。

      他们7个人的家分散在龙河镇的各个角落。由于经济困难,家中均没有电视机,他们想看天气预报还得到附近的邻居家里蹭着看两眼。

      “也没有时间看得太多,毕竟白天太累,得早点休息。”环卫工人们说,他们以前都是因为家里穷,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现在下一代又重复了他们当年的遭遇。他们的孩子不但看不上电视,而且连一点基本的文具都买不起,更不用谈买什么奢侈品了。

      “给孩子们买本新华字典都得考虑半天,有的人家里新华字典都没有,孩子们遇上要查一个字还得到邻居家借。”“唉,只怪自己家太穷了,有什么办法呢,孩子们迟早得辍学,就是给孩子们买了字典也没用。”一个环卫工人如是说。

      工资:

      从卫生费中抽取 每月300余元

      王天琴从事这项工作有13个年头了。从1993年至今的13年来,她饱尝了环卫工作的酸甜苦辣,“我们这7个环卫工人都是本地的贫困户,家境困难。我们每人每月只拿300余元的工资,镇上的每户人家每月需交纳3元环境卫生管理费。7名环卫工人的工资就是从这每月收取的环境卫生管理费里抽取。有时候这每月300余元的辛苦钱还不能按时领到。然而,扫把、簸箕、口罩、水靴、雨衣、锄头等工具都是自备的。”工人们说,工资低啊,还要自备工具,日子过得实在艰难。

      “白天行人扔的垃圾要及时地装进车箱,不然的话会影响街道的环境。我们环卫工人的口号是‘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工资再低,我们也要给大家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每月300余元的工资。”

      王天琴等人说:“偶尔有居民在交管理费时会说上几句不好听的话,但13年来从没有发生过环卫工被人殴打或是被人欺负的事。”

      困境:

      小孩辍学捡垃圾补贴家用

      王天琴说,她自己拉扯4个孩子,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抽空捡矿泉水瓶。有时候,她还要跑到附近的山林里捡柴火。

      “总不能把这么少的一点工资浪费在柴火上吧?花点力气就可以捡到一些。平时我们也没煮太多的饭菜,在休息时间花点力气捡捡柴火,对付日常生活应该够用。另外,矿泉水瓶攒多了还可以卖点钱买米。”王天琴说。

      “300余元一个月,连日常的生活都很难维持,小孩子们要上学怎么办?”记者问。

      环卫女工吴淑美告诉记者,她的3个女儿均是从小学一年级就交不上学费。为此,她开始到处找亲友为女儿们借学费。大女儿的学费是她跟亲友们借的,一直借到大女儿上初中后,两个小女儿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实在是借不起了,她只好做大女儿的工作,让她辍学。“这些年来,我们家为了这3个女儿,一共欠下了2000多元的学费。什么时候能还完呢?我不知道。我现在很担心两个小女儿也要面临着辍学的命运。”吴淑美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龙河镇的7名环卫工家庭经济条件都类似于王天琴和吴淑美的家。

      吴淑美说,他们的父母基本都住在镇子周边的一些村庄里,路程并不太远。可他们没有时间回去看,即算回去也是晚上抽时间回去。“没钱啊,经常是空着手回去,连过年回去都买不起一点水果。太穷了。”

      他们每年只有一天的休假日,那就是大年初一。大年三十还要工作到晚上六点才能回去,初二就要开始上班了,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在家里陪父母。

      镇政府:

      环卫节时要请他们吃顿饭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龙河镇陈明坤镇长。

      陈明坤告诉记者,他们也了解环卫工人的情况,“但是,我们镇政府的财政也十分困难。”“这个环卫队是由我们镇政府扶持、居委会管理的一支环卫队伍。我们只能给他们配一辆垃圾运输车,运输车是柴油车,燃油费都是我们镇里补贴的。”陈明坤说,镇里面将在环卫节到来之际,将这7名环卫工人请到镇上的饭店里,以镇政府的名义请他们吃顿饭,还将给他们每人发放50元的节日补贴。

      县环境卫生园林局:

      还有很多人等着干这份工作

      “当然,有些群众不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经常在交纳3元/月的环境卫生管理费时发表一些攻击性的言论,甚至是不交这笔钱,这就造成了一些镇的环卫工人领不到、领不够工资。”定安县环境卫生园林局局长麦勋章说,按照有关规定,环卫工人每人每天需要清洁3000-3500平方米的街道路面,所以他们是很辛苦的。

      “条件艰苦是可以理解的。”麦勋章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麦勋章告诉记者,该县各个镇的环卫站都是自己跟当地镇政府挂钩的,一些市场繁荣或财政较好的镇里工资就会高一点,“环卫工人们的工资是没有统一规定的。”

      工人们会不会觉得工资低而选择不干了呢?记者问。麦勋章说,不存在没有人来干的问题,“现在许多人都排队等着进来做这份工作呢。”

      心 愿

      希望政府解决我们的实际困难

      王天琴心愿:

      “我希望政府部门能加大对我们的帮助,解决我们的实际生活问题,在节假日给我们环卫工发点补助?”

      吴淑美心愿:

      “我们现在的工资不稳定,生活困难,希望政府部门能协调处理,以便能让我们领到稳定的工资。”

      冯志积心愿:

      “我们这个工作属于临时工的性质,到老了干不动了怎么办?希望政府能解决我们老了以后的生活问题。”

      薛爱华心愿:

      “希望政府部门能帮我们解决小孩的读书问题。”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