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教育

市中君山路小学“六措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 编辑:张秋峰

           大众网2月20日枣庄讯(通讯员 曹华)枣庄市市中区君山路小学坚持“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的教育理念,以校本教研、集体备课为平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教育,积极推进教学创新,努力创建有效课堂,以崭新的姿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内涵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名师引领,同伴互助,校际互动,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将通过多途径为教师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比赛,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充分发挥本校已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条件,积极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办法,积极探索网络教研,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提升教师从事课改的水平。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使骨干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得到优先的发展。
        加强教师课改理论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组织教师开展洋思教学和生本教育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探索符合校情的有效课堂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整合,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努力开发校本课程,营造书香校园。
        全面启动师生读书计划,深入开展以“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为主题的师生读书活动;结合“读书征文”活动,由语文组老师搜集名家名著,充实班级书库,同学间互相交流阅读,养成“晨读、午诵、暮省”的习惯,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让阅读使学生终身受益。
        规范教学管理,使学校教学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全面抓好课程、课堂、课外三个关键。强化新课改的课程意识,按要求设置课程,开足课时,执行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时,用好地方课程教材,认真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的开展,逐渐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努力做到“六严格”即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控制统考统测、严格控制征订学生课外各种学习资料、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活动总量;“三禁止”即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分快慢班、重点班,禁止给全班考试成绩排队上墙;“四确保”即确保音体美劳信息等课程教学计划100%开足,确保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100%开足,确保100%开足活动课和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快乐健康的成长。
        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开展领导干部教学工作周督办制度。每位领导随时记录深入教学的监管情况,包括听课、检查教案、作业以及平时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缺点,建议措施等。教案、作业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检查结果将按照《教师常规管理评估方案》量化考核。开展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活动。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行校领导包组负责制、中层干部跟组参与制,落实集体备课和校本课开发工作。
        以系列教学教研活动为载体,再掀“学习洋思,构建有效课堂”活动热潮。
        在学期初开展骨干教师示范引导课,学期中开展学科教师研究课、公开课,学期末开展优秀教师复习观摩课,充分利用远程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并举行以“学会学习”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比赛和读书征文、硬笔书法比赛、科技创新活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彰显个性,切实改进各班后20%学生的学习和生存状态。
    通过六项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树立起“学习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