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多认为我们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甚至有些人已经提前进入后工业社会了,生活之所忧,应该也就是开什么车住什么楼之类的“现代问题”,至于吃不吃得饱,那似乎是用来回忆的历史问题。
然而,这两个月风云突变,粮价上涨的现实和传言相互推波助澜,“粮食危机”一下子又成了媒体和人们日常谈话的主角,把我们又拽回传统忧虑中。而且这一次的问题,还不只是“中国特色”,因为全世界都在为吃的问题发愁。
当然,全民讨论危机的时候,我们政府还是一如既往地有信心的。比如广东省物价局局长,谈到这个“危机”的时候,就对记者说我们广东“粮源充裕,不会波动”(《羊城晚报》5月8日),并且有数字、有分析、有对策,配合“升幅趋缓”的新闻,让我们心里不得不感到踏实———虽然世界为此惊慌,我自岿然不动,想想都让人豪迈。
从相关的新闻报道来看,问题还不止于我们粮源充裕。其实,我们不仅没有出现香港那样的市民拥入超市“扫米”的恐慌,还有市民借此机会偷偷地“走私”一些大米过关,发点小财。比如,据说珠海拱北口岸那里,就有众多米托,用平板车成包运到广场,然后分装入小包,让人假装是到珠海买米回澳门度日,实际竟是一日多次往返,干的是“蚂蚁搬家”式的走私活动也(《广州日报》5月9日)!当然这一切,也瞒不过海关人员的眼睛。所以该口岸有相关的宣传、劝说和查堵,一个月下来也退回大米800包———避免了战略资源外流啊!
据说目前国内出口大米离岸价每吨已暴涨至近1000美元,即使近期国家提高大米出口税率,出口价格仍然高出国内近2倍。上个月,中粮集团的一位高管就公开对媒体称“中粮集团将继续出口大米”。这说明,正规出口大米比在国内销售利润高出太多,更何况走私呢。
当然,把官员们安民告示式的谈话、市民们小打小闹的走私和各种流言蜚语式的粮食危机新闻结合起来,我们这些既非专家,又非粮食圈内的小市民,似乎可以得出这样朴素的结论:第一,国际粮食危机严重,既有骚乱还有各国互相指责;第二,我国政府有信心,起码广东说粮价不会波动;第三,民间还可以私自“出口”而不是走私进来,可见还没有慌到“危机”的程度。
不过,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的经验又时时提醒我们,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或者时髦一点叫“蝴蝶效应”;对待官员们的信心是要谨慎乐观的,起码要做到“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上面的新闻,我们似乎也可以得出另一结论:世界粮食的确紧张,连老百姓都“走私”了,我们能免受波及,享受“粮价趋稳”吗?
但愿如此。因此小市民在此还想说,要真做到让我们心里安定,除了有官员们的定心丸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分公布信息,让我们明确知道情况,免得我们在家暗自揣度,甚至误信流言,心里一慌,纷纷到超市“扫米”,到那时,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了。
张夫清 撰文 (山亭区检察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