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新四大火炉 福州超过重庆成内地城市第一火炉

    2013-07-17 10:30:00作者: 王传涛来源:法制日报

“新的30年(1981-2010年)全国高温呈现增多趋势,华南地区高温日增幅最明显,广州增7.7天、福州增5天、海口增5天。除了“物理降温”,还要在权利上对户外高温从业人员进行特殊关照——城市管理者应该监督落实好政府关于防暑降温的种种政策。

  “新的30年(1981-2010年)全国高温呈现增多趋势,华南地区高温日增幅最明显,广州增7.7天、福州增5天、海口增5天。另外,内地最新三大火炉分别是福州、重庆和杭州。福州为中国内地省会级城市的高温王者,超过了重庆,成为内地大城市第一火炉。”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日前发布内地“四大火炉”新排名,引来各方关注(7月16日《扬子晚报》)。

  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发布“新四大火炉”后,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传统火炉城市会锣鼓喧天,高兴自己不是火炉了;而新版火炉城市则会愁眉苦脸,如何脱掉这顶不光彩的帽子,便成了当地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座城市是不是“火炉”,最有发言权的不是整日坐在空调室里喝茶的人,不是城市管理者,甚至不是气象工作人员,而是工作生活于户外、茶余饭后摇摇蒲扇顶多吹吹电扇的广大工人和市民。他们的感受才是第一重要的,市民们的真实感受就摆在那里,无论我们是否生活在所谓的火炉城。明明是天天“蒸桑拿”、“蒸包子”,城市管理者还是庆幸于让别人抢了“火炉”的帽子,这难免有些自欺欺人。

  拒绝“火炉”称号容易,让城市温度降下来难。高温,是一种灾害。但拒绝高温,政府部门不是完全没有对策。如何实现城市降温?答案其实很简单:其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城市之中能够吸收热量的植物,减少反射热量的水泥和柏油路面积;其二,建设卫星城市,控制大城市规模,降低“热岛效应”;其三,控制车辆、工厂排放热量……以上这些,我认为都是并不难做到的“物理降温”。

  除了“物理降温”,还要在权利上对户外高温从业人员进行特殊关照——城市管理者应该监督落实好政府关于防暑降温的种种政策。去年6月29日,最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实施,对于高温作业以及高温补贴进行了新的规定。但是,这样的规定并不容易落地。户外高温作业仍然是常见的现象,高温补贴也难发到基层工人的手中。让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城市管理者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权利上的降温”。

  一座城市是不是“火炉”,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一心想为城市降温,就不会让老百姓感觉自己是生活在“火炉”之中。如果城市只顾建设高楼大厦,建设水泥丛林,让城市之中不见一丁点土壤和绿色,不给市民和户外工作人员以人性上的关怀,则这样的城市就不仅仅是“火炉”,还有可能是“火坑”。(王传涛)

    原文链接 http://gs.people.com.cn/n/2013/0717/c183343-19093464.html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张永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