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6年种植100亩、年产量5万公斤、产值8万元。到2005年发展冬桃1400亩、年产量100公斤、产值150万元;人均收入从200元翻番到5000元;从种植冬桃在当地挑着卖、集市摊头散着卖到订单不断、跨越大江南北销往上海、杭州等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田坑村变化是巨大的。这变化与一个人紧密相连。村民们说:“是他带我们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他,就是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田坑村党支部书记、枣庄市田坑村特大冬桃开发公司经理、镇人大代表宋加宝。大伙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冬桃书记”。
田坑村坐落在一个小山岭上,四面环山。原先交通信息闭塞,村民守着那3分山岭薄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当时有句顺口溜:“有女不嫁田坑村,那是穷坑坑死人。”
田坑村要发展,必须选个好能人。村民一齐把目光投向了宋加宝。宋加宝是个头脑灵活的人。1984年,他到杭州做起了水果生意。
1992年夏季,水泉镇党委委派组织人员带着全村14名党员的推荐信,冒雨赶到了杭州去请宋加宝。回到村里,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优厚收入。“我是一名党员,就要为群众谋利益,再说父老乡亲信任我,只要村民能富起来,自己损失点,少挣点算什么!”1992年9月,宋加宝担任了田坑村党支部书记。
宋加宝做过多年水果生意,他知道,山村发展林果种植是条好的致富路。于是,他带着土壤找专家化验,到省市果科所请教,最后确定栽种冬桃。刚开始,人们一听说栽冬桃,有的撇嘴、有的摇头、有的说风凉话,有很多的不理解,宋书记就挨家谈思想、做工作,但只有几家免强同意,说暂不付桃苗钱,等真卖了桃再还账。
冬桃对土质要求特别高,土质不好结出的桃又小又苦。成败就此一搏,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购买了冬桃苗,当年栽植了100多亩冬桃,做起了示范。他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到这100多亩桃树上,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心血,在他的精心管护下,第三年桃开花结果,那桃出奇的甜,清香甜脆、果质及佳,且个大着色又好,当年平均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出售,产量达5万公斤,收入8万多元。他成功了,高兴的几夜没睡着。
村民最信实,纷纷找到他,要求栽植冬桃。从此宋加宝带领村民开山整地,先后发展冬桃1400亩,栽植花椒10000棵,侧柏12000余棵,山村绿化率达100%。
宋加宝深知村民想的是致富,却的是技术,盼的是服务,愁的是销路。冬桃发展起来后,他又把思路转移到如何为村民提供服务上来。
1995年,宋加宝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长城村采取借地打井的办法,让村民吃上了自来水,同时还配套管道解决了浇桃树的困难,600多亩冬桃在10天左右就可以浇一遍。后来,他又多方筹资铺设了2000多米管道,在果园集中处,建了平均蓄水45立方米的蓄水池47个;同时村里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为村民提供水泥,使每家每户都在果园里建有一个1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有效解决了果园灌溉、打药的困难,使果品的品质大大增强。
宋加宝深知,要改变过去小商小贩式零星散卖的模式,必须形成规模,提高果品的知名度,才能开拓市场,增加效益。他组织55户规模户组建了枣庄市冬桃公司合作社,负责销售联络等事项;注册了枣庄市特大冬桃开发公司,为冬桃注册了“华盛牌”冬桃,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使冬桃身价倍增,进入了全国10多个城市的超市。
为扩大市场,宋加宝通过水泉镇信息网,进行网上销售,每年仅杭州水果客商唐先生就购买5万多公斤;他还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去年8月28日,公司与济南向日葵商贸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商品购销协议,为果农吃下了定心丸。
宋加宝常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够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做几件好事实事,就问心无愧。多年来,他一心为民富民的感人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好评和充分肯定,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淡然一笑,心中又在规划着富民蓝图;在村南、村东、东山顶建3处大型蓄水池;再发展1000亩冬桃,把田坑村建成富足的文明村、生态旅游村,让村民尽快过上了小康生活。
(胡开峰 侯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