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枣庄人物

朱国伟:开拓进取市中强力推进城市经济转型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大众网 编辑:王振

       

     大众日报记者张环泽

       枣庄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国伟在担任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期间就曾对枣庄城市转型作过调研,因此,1月6日,在市中区代表团驻地微山湖又一村宾馆,这位年轻、睿智、儒雅的区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主要畅谈了他对陈伟市长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城市经济转型的认识及其打算。

       张:你好,朱区长。请谈下你对陈市长报告的看法。

       朱:陈市长的报告,催人奋进,令人鼓舞,总的感觉是立意深、境界高、思路新、落点实。尤其第一次把城市转型确立为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写进了报告,我认为这是今年报告最大的特点和亮点。

      张:据了解,你一直对枣庄城市转型有研究,可否谈下你如何看待枣庄城市转型问题?

      朱:关于城市转型问题,我们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但大多还只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工作探索的层面上,这次报告用了5000字、三分之一篇幅的来阐述城市转型,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城市转型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一战略决策完全符合枣庄实际,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

      张:陈市长说,枣庄实施城市转型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你是如何理解的?

      朱:当前加快枣庄城市转型既十分必要,更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从国家政策来看,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明确提出“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施经济转型”,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二是从全省来看,省委、省政府实施了“一体两冀”战略、规划建设鲁南经济带,枣庄作为山东南大门,省里将要出台一系列优越江苏发展苏北的政策,扶持枣庄建设鲁南门户城市。三是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探索,枣庄也积累了一定的转型经验。2005年,我在市委政研室工作期间,根据市里安排,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对城市转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加快城市转型,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枣庄的必由之路、希望之路。所以我们必须按照陈市长报告要求的那样去做,转型之路任重道远,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张:你说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朱:枣庄属于典型的资资源型产业结构,现在处于资源发展成熟期,煤炭、焦化、建材占枣庄GDP的42%,拉动了枣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积累了资金,发展成熟期最有利于实施转型,不像辽宁的阜新,资源枯竭,难以为继,包袱沉重,无力转型。所以,面对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加快城市转型是形势所逼、现实所需、发展所求,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不转没有任何出路。

      张:在枣庄城市经济转型中,市中区如何定位呢?

      朱:我们市中区,按照陈市长的概括,市中是枣庄之基,枣庄之本,枣庄之源、枣庄之脉,作为市驻地和枣薛中心城区经济走廊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围绕把市中区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教育中心、金融中心,保持东城区的持续繁荣,强力推进枣庄城市经济转型。

      张:朱区长,请问市中要从哪几个方面推进城市转型?

      朱:一是要以节能减排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转型。去年我们实施了全国第一爆,打响了节能降耗攻坚战。下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压小上大”,坚决淘汰落后的产能,加快枣庄中联水泥工业生态园建设,三年后全区旋窑水泥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等量置换拆除淘汰1000万吨立窑水泥。同时,依托神舟飞艇项目,建设“飞艇工业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以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带动转型。按照陈市长报告提出的“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兴产业特色化”的要求,突出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稳定发展传统支柱产业,着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我们将重点实施“一区、三园、六大支柱产业、十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即提升枣庄经济开发区建设水平,膨胀和规划建设枣庄民营科技园、枣庄纺织工业园、市南精细煤化工园三个工业园,进一步优化煤炭、建材、纺织、橡胶、化工、机械电子等6大支柱产业,培植壮大十大企业集团和,加快城市产业转型步伐。

    三是以服务业的繁荣拉动转型。市中区城市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服务业得天独厚,服务业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实现节能降耗1.7%,增加3万人就业。我们将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城市转型的拉动作用,按照“一区四片八街”发展规划,继续完善市中区的商贸、居住、教育、文化等城市功能。重点规划建设以三角花园为中心的2平方公里的商务商贸集聚区,在城区西片规划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教育科技等高端服务业,城区东片重点发展建材、钢材和农产品批发等专业市场,城区南片突出发展汽车销售、加工、制造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城区北片按照“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中国第一支股票诞生地”的城市品牌定位,培育发展特色旅游业。

    四是以城乡一体化促动转型。我们将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城区一农村经济发展一体化,通过统筹城乡空间,努力实现“家家有工作,户户有收入,人人有保障”,拓展城市转型的空间。

    张:朱区长,新城搬迁后,老城城市建设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因此,陈市长提出“做靓新城,做新老城”。请问,做新老城,为市民提供宜居环境方面,市中区有何打算?

    朱:去年,我们为了把老城做新,保持老城持续繁荣,方面市民出行居住,打通了解放北路、青檀南路等几条断头路,改造了几条路和小区,加强了城市管理,改善了部分城市设施。今年,我们准备在城建方面加大力度。

    首先,搞好规划,出资800万元,请苏州设计大师对9平方公里新城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城市空间设计。

    其次,举全区之力建设西郊生态园,目前湖面开挖、村庄搬迁已经开始。

    再者,对青檀路、光明路、文化路等城市主干道进行统一景观设计,整体包装,亮化美化,提升城市档次。打通青檀北路,使之直通北外环。

    还有,改造6个棚户区和城中村,改善老矿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争取全年建筑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

    张:我们也住在市中区居住、生活,希望朱区长为我们描绘的蓝图能尽快落地变现。

        朱:关注民生将是本届政府的职责,我们将全力以赴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