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大众网1月15日讯(记者 岳增群 通讯员 孙德玉 赵峰报道)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部豫剧《朝阳沟》唱红全国,如今,在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大李楼村,也从城里来了一位新时代的“银环”,她就是 2008年 6月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毕业的大庆市女青年、今年 25岁的付晓春。
付晓春是跟她的同班同学、大李楼村人张同新一起来这个村养猪的。1月12 日上午,记者在他们办的养猪场里见到了元旦前刚结婚的小两口。
养猪场建在大李楼村后一处填平的涝洼地上,面积有十几亩,4 排猪舍里,分别养着110头母猪、1000多头生猪。
2007年暑假,付晓春就和张同新商量好了毕业后的打算:回大李楼养猪。但这个想法遭到了付晓春父母的反对。晓春的父亲在电话上对她说:“实指望你能进机关或者到大企业工作,当个干部、经理啥的。 你到农村去养猪,还不如我和你妈,在城里当个小老板呢!” 晓春的妈妈更是三天两头打电话,劝她改变主意,或者回到家里来女承父业。付晓春对父母说:“我与同新选择到农村办养猪场,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因为我们俩想自己干一番事业。再说,我们俩都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办养猪场,与市场打交道,正好派上用场。”知女莫如母。晓春的母亲最先改变了观念,并动员晓春的爸爸默许了晓春的选择。
与“栓宝”不一样的是,张同新的父母虽然也在农村生活,却反对他们回农村办养猪场,并通过关系,在威海为张同新和付晓春谋了一份工作。但张同新以自己的“牛”劲说服了父母。他说:“我们不想在机关干现成的,要靠自己的能力创大业。”最终,张同新的父亲被儿子说服了。2007年 8 月,他拿出自己当建筑公司经理多年的积蓄30 万元,加上银行贷款、朋友借款,帮助儿子在涝洼地上建了养猪场。
张同新和付晓春与“栓宝”和“银环”更不一样,是凭借科技知识和市场规律创大业,一开头就是大手笔,利用毕业前的实习期,完成了市场考察,光建养猪场就花了近 80 万元。 2007年11月,他们花15万元从外地首批购进优仔猪600多头,至今已卖了三茬猪,销售收入 60多万元。
在这里,记者看到,他们的养猪场采用的是新型自然养殖法:省电、省水、省劳力,环保、防疫、无污染,生猪成长快、出栏期短,一半阴一半阳的建筑结构,采光好、通风好,冬暖夏凉。在办公室里,放着他们为母猪建立的“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着每头母猪的年龄、重量、防疫情况和小猪生育情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种类的母猪,实行分开饲养:正在哺乳期的母猪,猪舍里安装了暖气;墙上安着水雾降温帘、风扇,那是夏天给母猪降温的;刚生下不久的小母猪,全部圈养在保育栏内的保温箱里。养猪场内还建起了一个中型沼气池,将猪的粪便通过管路直接排到池内,变成沼气,供办公室、员工宿舍和猪舍取暖、照明,既环保又节能。
“今年春节前,我们又将有一批生猪、仔猪出栏。”离开时,小两口高兴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