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新闻

枣庄市中区民营经济担保商会8年成果丰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枣庄大众网 编辑:王振

       

        枣庄大众网3月11日讯 (通讯员傅晓报道)今年3月24日,枣庄市市中区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成立八周年。3月11日,笔者采访了该担保商会的发起人和创立者付瑞成:
        我作为曾经是商会的创立者,参与者和管理者,虽已内退,但始终关心着商会的成长和壮大,在担保商会八周岁前夕,休闲之余,走访了部分会员企业:位于市中区光明西路,网通大楼对面办公楼上的“山东华派集团”六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这就是担保商会成立之初,靠租马庄村委会平房创立的原华龙针纺织有限公司新厂,现已发展成为占地200余亩,拥有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辖四个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公司安置就业人员1200余人,其中下岗职工占四分之一,连续三年出口创汇突破500万美元,年纳税突破500万元,会议室内,省、市、区乡的各种奖匾排列有序,董事长杨清华同志是新一届的市中区人大常委,办公桌上摆放着“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座牌,这充分说明该会员企业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华派集团东临的山东卓氏家具有限公司的家居广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6000平方米的展销大楼,琳琅满目的高档家具一应俱全,楼后是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四排生产车间,总经理卓学文办公桌上放着新办理的60亩地的山东卓氏家具有限公司的土地使用证,其固定资产已达1600多万元;沿枣庄经济开发区长江路西行至谷山路,志达化工有限公司,也让人刮目相看,该公司创立之初是租赁位于马庄的区民政局的闲置房,后来买断了原市郊乡的钢窗厂,现在的新厂占地50亩,远景达100亩,固定资产也已超过1000万元,科技含量较高的化工企业,其产品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已开始出口,并获得了国家名牌和著名商标,董事长王德志同志讲,他虽然因种种原因退出商会,但他永远不会忘记担保商会对他的重点扶植和各种关爱;建华西路的银狐大厦已成为金融保险部门及驻枣庄办事机构租赁用的写字楼,这说明银狐公司已经拓宽了生产经营范围;银河家俱和富豪家具两家公司,已初步完成了资金积累,正向外多层次多领域开拓市场;国大养殖和环宇织造是第二批入会的会员企业,其资产也都超千万元;后起之秀的福田轮胎有限公司,其产品不但供应国内,同时也走出了国门。看到这些蒸蒸日上的会员企业和老板们脸上露出的甜蜜笑容;听到他们言谈自如,滔滔不绝的介绍,也勾起我无限的回忆:
        应势而生
        八年前的民营企业,可以说是在国营集体企业的夹缝中应运而生的,有的是靠亲朋好友筹集点资金而成立;有的是掛靠哪个单位而创建(戴红帽子),他们都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小心翼翼地象滚雪般地慢慢地前行,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又严重的制约着他们的发展,我作为新一届工商联负责人,如何当好桥梁和纽带去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做点好事,实事,是当时认真思考的主要课题。特别受感动的是98年特大洪水的抗洪赈灾,工商联在组织和发动企业进行募捐活动时,看到当时华龙针纺的杨清华、银狐制衣的张宗艾,志达化工的王德志等同志,成箱或成车的新服装,成千上万的现金送到捐赠现场,彻底改变了人们认为民营企业主们是惟利是图的个体商户的看法。记得在1999年12月底召开民营企业主参加迎新千年的座谈会上,26位与会人员座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畅所欲言,有的人说:“我们是晚娘生的孩子,没有人关心,只要工商联能解决贷款问题,您叫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感动了与会同志,也为工商联出了个大难题,如何给他们解决贷款,始终在我们脑海里成了抹不去的阴影,解决了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就是为党和政府架起了小桥梁,扯好了小纽带,也能拉近党和政府与民营企业主的距离,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在区领导和市人民银行的领导的关怀下,在市中区城市信用社的密切合作下,2000年3月24日成立了有9家企业参加的“枣庄市市中区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通过了章程,选出了领导机构,第二天就筹集担保金38万元,本着存一贷五的原则为会员企业担保贷款,当时成为在全国范围内能为民营企业解决贷款的“云南保山和山东枣庄”的两大模式。
        规规范运作
        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是在政府指导下的民间组织,他制定的章程中规定了自愿入会,自我协调,自我管理,自选领导,自行发展的原则,除了章程外,商会还同合作的金融部门鉴定了协议,同时又跟会员企业鉴定协议,在办理贷款手续时,除担保商会担保外,再有两家会员企业联保,这样虽然看起来操作有点麻烦,但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因为商会注入的担保基金是会员企业凑起来的,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就不可收拾。实行联保,可以提高贷款会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可以促进会员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了引入竞争机制和留有缓冲余地,在商会与城市信用社鉴定合作协议后,2001年初又跟市中区农村信用社鉴定了合作协议,使商会在市场化运作上有了较大的空间。
        在与市中区农村信用社鉴定协议后,商会协调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对三个副会长的会员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后,给三家企业核定了200万元的贷款额度;分别是当时的华龙针纺80万元,河海化工70万元,志达化工50万元。除商会担保外,在三家企业相互联保后,信用社分别给他们发了贷款本,在各自不突破额度的情况下,拿贷款本用钱随时可以贷,有钱随时可以还。三位老板动情地说:“今天是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2001年6月记者程冠军同志在枣庄日报发表了“民营企业有了贷款‘绿卡’”的重要文章。
        发展壮大
        八年前,在国营集体企业占主导地位,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夹缝中成长出来的市中区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受到党的点滴雨露,就能茁壮成长。商会根据章程和想入会企业的申请,组织由会员企业,区领导和金融部门组成的联合考察小组,进行现场考察,会员进行投票,必须由三分之二的会员同意才能加入商会,国大养殖是第二批入会的会员,她对商会的感情非常深厚,在入会的座谈会上,厂长代金芳向会议提出了困难,就是当时的仔猪和肥猪一样钱,如果能解决饲料问题,把仔猪育成肥猪销售,将获得可观的收入,当时,市人民银行吴宝国行长,现场安排信贷科特批给,解决了1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饲料,当售完肥猪后,国大养殖净利润近10万元,促进了她的快速发展。2001年,时任市中区区长的杜永光同志特批向商会注入了50万元的担保基金。到六月份,会员发展到15家,担保基金达161万元,也就是说有800多万元的贷款额度在会员企业内部流动。具说到现在,会员企业已发展到36家,担保基金已达720万元,累计担保贷款近3亿元。并没有出现遇期的和欠息的,八年来的实践证明担保商会的运作是稳定的,发展是健康的,我们也是很欣慰的。
        创造辉煌
        枣庄市市中区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的成立,引起了各级领导(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区委书记的张志明同志责成区政协韩建安主席带领会员企业的老板们赴德州和河北清河等地参观学习,继续解放思想,把各自的事业做大,并安排张秀岭书记和常务副区长李庆海同志具体抓落实。市委张传林书记除做了重要的批示外,还带领时任市委秘书长的邓腾生同志,市委办公室于良主任,中小企业局王厚清局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王序哗同志等参加的如何发展壮大,进行全面推广的座谈会,而后又由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五区一市分管经济和金融的区市长,各金融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现场会,市中区领导做了认真介绍。该商会的成立,除枣庄日报多次报导外,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都进行了报导,大众日报记者张环泽同志在大众日报以较大的篇幅发表了“担保商会一路走好”的重要文章,并从“贷款难逼出‘担保商会’”,“银行、企业、政府”三赢,“如何把‘蛋糕’做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全国部分地区来学习和探讨。2000年9月,全省工商联在市中区召开了组织工作现场会议,在参观完现场后,省领导要求在全省工商联系统学习和全面推广。从八年的实践来看,担保商会从成立到发展是成功的,不但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增强会员企业间的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的友谊,同时也拉近了民营企业和各级党委的关系,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具调查,担保商会的会员企业安置了社会富余人员的就业,照章纳税,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企业老板们认为财富是党和人民给的,还要回报社会,除参加抗洪赈灾外,还从事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慰问敬老院,代理妈妈等慈善事业,进而也展现了他们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他们绝大部分是新一届市或区的人大代表,或者是市或区的政协委员,这些政治光环,离不开党组织的关怀和厚爱,因而,他们也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事业做好。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离不开党的哺育和培养,担保商会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更离不开党和各级党政的关怀,特别是金融部门的厚爱。敬请各位领导继续给他们关爱,哪怕是点滴恩情,他们也要几十倍地回报。比如在制定政策时,政府也可协调金融部门在贷款利息上,担保商会的会员贷款可以少几个百分点,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迫使他们把事业做大,做好,做强,并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以便更好地回报社会,再创辉煌,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