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新闻

一位五世同堂百岁老人的红色恋结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枣庄大众网 编辑:枣庄大众网

       

        枣庄大众网3月27日讯(通讯员侯化成 陈晨报道)一位有着红色经历的老人,一位和善慈祥的老人,一位五世同堂的老人。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了陈正云老人,去了解一百岁老人的红色恋结。

        跨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风雨染白了她的黑发,岁月剥蚀着她的容颜。人生沧桑,历史变迁,但她心中有一个信念却始终未变: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好。

      3月9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百岁老人陈正云的家里,我们走近她,去聆听一位百岁老人的心声,去解开她的红色恋结。

      陈正云老人生于1906年,现年已经103岁。在我们的印象中,跨过一个世纪的百岁老人,已是老态龙钟,卧床不起,糊里糊涂。但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老人却神思清晰,鹤发童颜。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连忙指示儿孙媳妇们给我们让座、倒茶。看到我们送去的果篮,甚是激动。“好啊,好啊!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老人连声说。

      当我们连声不住的说老人精神好时,老人说你们不知道年轻时糟的那份罪。“他们打我,把我绑着吊起来打,还让我背着磨石,非叫我说把做的鞋、袜都放哪了”“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他们的”,我们从老人断断续续的谈话中,为她那段红色经历而感怀敬佩。

       1943年鲁南军区后勤基地安在后峪村,当时陈正云老人思想上进,积极配合八路军开展群众工作,纳鞋辗面,安抚伤员,支援前线。当年秋季,经高富贵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妇女会会长,负责组织碾米、推磨,为八路军做鞋袜等生活用品,国民党军队来搜查时,她就组织妇女们把这些物品藏在墙缝里。1947年国民党进攻山东时,国民党便衣队通过多方了解得知陈正云老人是共产党员,便把老人抓了起来。他们把老人背手绑起来,后背放上磨石然后吊在树上进行抽打,逼迫老人说出鞋袜等生活用品放在什么地方。老人宁死不说,便衣队就要活埋她。正巧赶上解放军大部队来,老人才幸免于难。但是老人从此却烙下了病根,身体很不好,后背还有道伤疤,腿部也受到严重创伤。

       老人讲,由于特殊的环境,党员身份是绝对保密的,每次开会都要跑到人烟稀少的半山腰。陈正云老人由于身体不好,行动不便,而当时也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所以后来就几次未参加党组织会议,以至于后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从而被迫脱离党组织,也没有留下组织证明,为老人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谈到这,老人叹了口气,“我可还是一名党员呢,我从没有做对不起党的一件事。”老人的儿子王德忠说,“我娘把卖鸡蛋的钱拿出来交纳党费,当时从没有拖欠过。”此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老人对党忠诚的信念。

        老人一生淡泊名利,为人和善,重情重义。她为儿子起名为德忠,就是希望儿子要有高尚的品德,忠诚守信。老人深记“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古语,理解厚德载物的道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影响着子孙们。建国后,组织上多次找到老人,让她负责村里的管理工作,她都因为身体欠佳而推托,她怕因为身体的原因,耽误了村里的工作,影响了党的光辉形象。她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王德忠身上。王德忠今年虽已78岁,但身材魁梧,腰板硬朗。他秉承母亲的性格,忠厚朴实,话语不多,非常的谦和。王德忠告诉我们,他先前在乡里的农村信用社担任信贷员,因为他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年年超额完成信贷任务,连年受到表彰奖励。之后到村里担任大队会计、记账员,期间从没有出现过差错。因为这,1960年,他被村民推选为大队长,带领村民植果栽树,发展林果业,让村民发果树财。“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德忠老人因为带领村民发展果树经济,被造反派扣上了“走资派”的帽子,受到了造反派的严重迫害,让他伤心至极。虽然这样,老人非常的理解,“那是一场革命运动,谁也阻挡不了。”他说。

       陈正云老人还经常教育子孙们要积善行德,好人终有好报。二孙子王金武1974年学医毕业后,在家里自己开了个诊所。只要了解到患者的家庭条件很困难时,就经常减免患者的医药费,每年仅此一项少收入近3000元。陈正云老人还是个热心人。邻居身体有点小创伤,都找她来包扎。有需要借得东西时,也非常慷慨,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誉。

       “其实我娘是在一种冥冥的希望中生活的。”王德忠老人向我们讲到,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由于家庭生活所迫而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从此她的母亲担当起家里的生活重担,照顾一家老小。老人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心态,自己一定要照顾好家人,再苦再累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当我们夸赞老人坚强时,老人干笑了一下,那是一种无奈的笑,那更是一种悲哀的笑,这其中蕴藏着老人多少生活的熬煎,多少的期盼,但这似乎都成了泡影。

      老人示意孙媳妇把我们带去的水果清洗让我们也吃。洗好后,孙媳妇郑金英给老人拿了一个大草莓让老人吃,老人很高兴。我们询问老人好吃吗,“好吃,好吃,你们也吃啊”。老人连声说。如今老人思维清晰,精神良好,走路不用拐棍,一定有什么长寿的秘诀吧,我们试探着问。“人说家和万事兴,要说秘诀,一方面是我们家庭非常的团结和谐,彼此间没有矛盾,另一方面就是我奶奶为人豁达开朗,不做亏心事,心里坦坦荡荡,此外我们这儿空气清新,没有污染,森林覆盖率达64.5%;还有更为重要的是我娘对我奶奶照顾得特别周到细致。”王金武向我们分析说到。

      老人现如今五世同堂,老少五代共计44口人。“俺儿媳妇可孝顺了”,老人说得声音不大,但我们听得很清楚。这时老人的儿媳妇现年80岁的段成花说“都是俺娘做得好,我都是跟俺娘学的”。据段成花介绍,老人被国民党残害那年,正巧她嫁进来,老人的身体很不好,当时家里的条件又差,她就背着筐子上山采草药给老人上药。她嫁进王家来已经60多年了,老人从来都没有和她翻过脸,因为老人对家人的照顾感染了她,她也一直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由于晚辈们都住得比较远,老人一直和她们住在一起。老人的儿子王德忠听到这时,点了点头,向我们说到,“俺媳妇可孝顺俺娘了,给俺娘做饭,洗衣服都是她,早晨起来先给俺娘倒尿壶。现在她每天都给俺娘冲两个鸡蛋茶,保证俺娘的营养。”

      段成花老人快人快语,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事:俺娘96岁那年时,生了一场大病,俺家人都非常的担心。俺就带领儿子、儿媳等家人轮流的没日没夜的照顾俺娘。看到俺娘喜欢吃鱼时,晚辈们轮流给她买鱼,变换各种口味做给俺娘做吃。也许是我们的真情感动了老天,俺娘终于转危为安,身体恢复过来。”“对,对,俺儿媳妇这么多年照顾我可不易了,她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这时,几个孙媳妇也跟着说,“俺娘对俺奶奶可好了,俺都得向俺娘学习”。老人的儿媳转向老人说道“哪啊,哪啊”又转向我们说道“我真是向俺娘学的,俺从小就没有了娘,俺娘对俺就给亲闺女似的。”现在老人每天八点钟起床,饭后就扶着小板凳走到门口,在门口坐坐,晒晒太阳,和邻居聊聊天。晚上看电视剧的时候,有不明白的情节,段成花就给老人讲解。我们看到老人的晚辈虽然有些上了年纪,但是一点都不显老,儿媳告诉我们,因为他们都很看得开,从来都没有什么烦恼。儿媳还说一句让我们感受颇深的话,“有娘在,不算老”,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他们家庭的幸福、和谐、甜蜜。

      老人又要让二孙媳妇给我们倒水喝。我们说老人这一大家庭,肯定特和谐。段成花老人笑着说“是啊,孩子们都可孝顺了,也有出息,还有出国留学的。”

      谈到四孙子家的儿子王光涛出国留学,我们又了解到一个情节:王光涛在广西大学就读,考了研究生,由于学的是日语专业,成绩也非常的突出,学校外派他到日本留学。老人知道后,气愤的说:“去哪不好,非去日本!去小日本干嘛!”老人认为抗战时期,日本对我国的惨无人道的残害,是永远都无法原谅的。现在老人晚上看电视的时候,若是看到了战争片,都会义愤填膺,连忙让儿子把电视关上。这使我们感觉出了老人崇高的民族情结,强烈的爱国之情。

       党和各级组织没有忘记陈正云老人。她的二孙子王金武告诉我们,他们一家人都感谢党、感谢政府,正是由于党的领导,党的好政策,才影响了老人,才教育了他们,才使他们过上了现在这样的生活。现在每月省、市、区、镇都会发给老人生活补助,老人生活很安逸。他们一定会谨遵党的教诲,好好的孝敬老人,孩子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力量。

      我们要起身告辞了,老人热情的留我们吃饭,我们说明还有工作时,老人便起身将我们送到大门口。当我们回头看时,老人还站在门口,向我们挥手,她的眼神是那样的慈祥,是那样的温暖,令人肃然起敬。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