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内容 > 枣庄旧事

高派山东快书根源在薛城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 编辑:张秋峰

       

     

     

     

        大众网枣庄12月20日讯 “闲言碎语不要讲,说一说好汉武二郎,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这是山东快书典型的一段开场白。“高派山东快书”起源于薛城,表演时一个人一副鸳鸯板,表演者不仅能把剧中人的形态表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还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山东快书有高派和杨派之分
      追溯山东快书的起源众说不一,而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两个分支,一支是擅长贯口、俏口的杨派,另一支由戚永立传到高元钧,以其表演风趣生动,称为高派。以高元钧为代表的高派山东快书的根源在枣庄薛城。近日,记者在枣庄市薛城区见到了传承人曹继本,探寻高派山东快书的历史源流。
      今年50岁的高派山东快书传承人曹继本,很健谈。据曹继本介绍,高派山东快书的师祖蔺教友是枣庄薛城区常庄镇大庄村人,师爷戚永立是薛城区沙沟镇戚庄村,大家一致认为,高派山东快书的根在薛城。
      据曹继本老人介绍,高派山东快书是由戚永立从薛城传往外地的,戚永立先后到徐州、郑州、上海等地演出。他曾被艺人誉为“独行千里一只虎”、“走到哪里都有个山崩地裂”等称呼。据了解,曹继本的师叔高元钧11岁时拜戚永立为师,出师后就自己出去演出。50年代初,高元钧先到天津小梨园演出,并在那里扎了根。随后,他又到北京西单游艺社演出,演出之后名声大震,此后他在北京多次开设山东快书培训班,从此高派山东快书红遍北京。
      高派山东快书在解放前是没有定名的,多数称这种艺术形式是“说武老二”,或者是“竹板快书”。1952年的时候高元钧将这种艺术形式正式命名为“高派快书”,高派山东快书流行区域较广,最先流行于河南郑州、上海、武汉等地区,解放后流传到天津、北京,最后遍及全国。

        口口相传,深受百姓喜爱
      山东快书最早的源头应是一种口头流传的民间曲艺,演唱的内容没有固定唱词,根据老师口授的梁子,随场发挥。据了解,山东快书最早起源于民间,依据口传中曲段内容推测,起源最早不会超过明朝万历年间。但“山东快书”这个艺术形式的最后定名,也是经过一番演变过程的,过去,由于“山东快书”所演唱的主要是武松的故事,所以群众一般都称呼这种演唱形式为“说武老二的”。
      曹继本告诉记者,薛城区成立薛城区文工团后,他便加入了文工团,在文工团副团长郭志老师的指导下,他又系统地学习了快书的专业知识。当时主要唱一些符合时代主题的快书,如70年代唱一些关于农业学大寨的题材。
      “八十年代期间,不管什么时候演出,舞台内外都挤满了观众。由于当时演出的会场都是露天的土台子,因此土台子周围的树杈上、房顶上都坐满了观众。即使遇到下雨,也不会影响观众听书的热情,他们有的打着伞听,有的就直接站在雨里淋。”曹继本说。
      “闲言碎语不要讲,说一说好汉武二郎,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这是山东快书典型的一段开场白,曹继本给记者表演了一段当时最受听众喜爱的传统快书《武松打虎》曲目。
        艺术特色,一人一台戏
      据曹继本介绍,高派山东快书属于说唱艺术,无音乐伴奏,一人手拿竹板开场吸引观众,人多时,竹板往胳膊上一挎,用钢板(也称鸳鸯板)打节奏进行演唱。解放后,只用钢板(鸳鸯板)伴奏进行演唱。服装上,演员多是斜披一件大褂,如今服装大多穿长袍,又发展到有群口山东快书和化妆山东快书等等,这只是根据演员的多少、服装的改换、剧情的需要而定名,其演唱形式未变。
      据说高派山东快书的调式是借用“山东大鼓”的“窜钢腔”演唱的,演唱声调可根据剧情的发展而定,抑、扬、顿、挫随时掌握。曹继本介绍说,高派山东快书的表演,乡土气息浓,一个人演唱可扮多种角色,戏剧行当中的“生”、“旦”、“净”、“末”、“丑”,人物形象都可模仿。艺人常说,山东快书,一人多角,钻进去快,退出来利索,不拖泥带水。一人一台戏,刻画人物细腻。高派快书表演简单,一副竹板,一副钢板,走到哪里都可演出,反映内容丰富,一部《武松传》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真、善、美的全部内容。高派山东快书更能结合现实,现编现唱随时随地即可歌颂好人好事。

        面对冲击,高派快书传承后继乏人
      据了解,曹继本从事戏曲工作30多年里,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的曲艺、戏剧汇演。主要代表节目有:2000年在全省曲艺小品比赛中,作品“走四方”获一等奖。2002年在山东省第五届戏剧艺术节中,获个人表演二等奖等。
      “由于现在一些钢琴、歌唱、舞蹈等培训班的增加,相对快书而言它们学起来容易见效,而快书就是以功架取胜,看起来比较有气势,主要讲求说。快书练功架需要耐心和毅力,有时候一年两年都见不到多大的效果,这也是习练者少的原因之一,人们对快书这种艺术的兴趣也渐渐淡化了。”曹继本说。
      曹继本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山东快书这种民间曲艺形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演出场地和演出场次也在不断减少。因此,在传承上就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状态。谈到高派快书的未来,曹继本显得很忧虑。“这种民间艺术非常宝贵,如果失传了的话太可惜了,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让这种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曹继本说。(李泳君 武春澍)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