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新农村映画 > 产业兴村

薛城打造城乡“慢生活圈” 低碳小城成市场新贵

2013年09月22日 14:26作者:来源:大众网

绿道徐徐行,古薛最温馨。9月21日,穿行在薛城区健身、游览、休闲融合一体的绿道里,湖泊、湿地、溪谷、山脊、景区不时映入眼帘,或骑行或漫步,自由通畅,温馨惬意。如今,慢生活逐步演变成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城乡群众一种时尚。

  大众网枣庄9月22日讯 绿道徐徐行,古薛最温馨。9月21日,穿行在薛城区健身、游览、休闲融合一体的绿道里,湖泊、湿地、溪谷、山脊、景区不时映入眼帘,或骑行或漫步,自由通畅,温馨惬意。如今,慢生活逐步演变成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城乡群众一种时尚。

  近年来,围绕建设鲁南门户城市,薛城区立足枣庄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整合山、水、林、空气等优势自然资源,以“一街一品、一镇一景、一道一韵”为目标,将绿道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规划并开工建设环城森林大道3条、41.3公里,建设环城森林公园绿道9条、40.5公里,实施了黄风口、黑风口、千山头破损山体治理3处,山丘绿化总面积达4.9万亩。全区不分城乡村统一按照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标准确定整治目标,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养生、怡情于一体“慢生活圈”。

  如果说贯穿城市与乡村的机动车道是“快行系统”,那么,绿道就是以绿化为特征、供市民休闲的“慢行系统”。为将绿道建设成惠民工程,薛城区在绿道建设上彻底摒弃了“大拆大建”的工作模式,而是通过绿道,串联整合起全区多年来形成的绿色资源,尊重自然,因形就势,利用村道、堤围和果园,遇树绕路、遇村绕道、遇水搭桥,郁郁葱葱的林阴和蜿蜒曲折的流水构成了绿道的整体景观。该区将慢行步道贯穿核心区,提倡步行及自行车出行方式,以慢行系统串联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滨河岸线和郊野公园等公共空间。为此,该区先期新上了500辆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引导城乡各地商家组建单车俱乐部11个,发展会员近5000名,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低碳出行、运动休闲、健康长寿的绿色载体,也通过绿道出行与城区内主要街道、社区相连,构成城市慢行系统,缓解了交通拥堵,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生态格局,形成了别具风格的休闲城市新形态。

  以绿道为藤,以藤结瓜,发掘沿线景区景点和新兴旅游产业是薛城区“慢生活圈”建设的鲜明特色。围绕着精心绘就的路线图,该区积极整合农村果园、山塘、林木、村道等资源,做足山水、城乡、休闲文章,不断提升丰富沿线休闲小镇、绿道驿站接待水平和服务功能,投资2.2亿元,建设了留园山庄、榴花山庄、大型农家乐2处、生态小木屋14个及生态餐厅等餐饮服务设施和亭台楼阁、水系、垂钓中心、假山等休闲景观设施,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富有江南特色的“濒湖水城”渐趋成形。同时,将幸福文明乡村、农家乐集群点、休闲农业示范园等建设作为支撑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一些经营特色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给予财政扶持和政策奖励,并在建设用地审批、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优惠支持,很多旅游景点被发掘出来,很多村落也因此成了特色旅游地。比如,该区沙沟镇张庄村已成功推荐申报省级旅游特色村,张庄石榴园乡村旅游目的地规划和2个绿道驿站、5条环山支道建成后,将与高铁站、旅游集散中心、颐正园、榴园旅游大道融为一体,成为全市乡村旅游发展集聚区,成为人们的美好向往、生活的幸福标杆。

  有了“慢生活圈”的润泽,薛城这座适宜人居、充满人情味的低碳小城成了市场的新贵,游客10%的幅度逐年递增。据初步统计,今年1-8月来此旅游观光的游客超过72万人,创经济收入2.16亿元。(万照广 周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