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新农村映画 > 走进第一书记 > 新闻资讯 “第一书记”看淡成绩:做得不够 还需要努力
2013年10月30日 15:33作者:来源:大众网
上十河村,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南北沿河流跨度为五公里,有六个自然村,沿十里长河两岸分布,毗邻国家4A级风景区——抱犊崮,山青水秀,景色迷人,森林覆盖率90%以上,既是天然氧吧又是极好的旅游的圣地。但是,尽管村子里面的自然环境比较好,土特产较多,但是,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难以得到发展,也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第一书记”宋海防(右)在施工现场询问学校的进展情况。 正在施工的小学。 大众网枣庄10月21日讯(见习记者 孙姝华)上十河村,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南北沿河流跨度为五公里,有六个自然村,沿十里长河两岸分布,毗邻国家4A级风景区——抱犊崮,山青水秀,景色迷人,森林覆盖率90%以上,既是天然氧吧又是极好的旅游的圣地。但是,尽管村子里面的自然环境比较好,土特产较多,但是,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难以得到发展,也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2012年4月,山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微波总站微波科副科长宋海防背起自己的行囊来到了村里,担任“第一书记”,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他走访群众,调研民情,详细了解村里的村情民意。仅仅一年半的时间里,上十河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有了活动的健身广场,通过卫星直播电视可以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即使村里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但是,宋海防仍然不满足,他说:“驻村之后才发现,村民的生活条件是如此的艰苦,现在村民离真正的脱贫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修6条水泥路 解决交通问题 近日,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记者来到了山亭区北庄镇上十河村,清新的空气,凉爽的秋风,忍不住感叹“这里的空气真好”! 刚来到村的第一天,宋海防就对他所要帮扶的村庄的地理位置做了一个总的概括,“一条路一条河两面山”,记者到了上十河村后发现,村里的概况果真像宋海防形容的这个样子。虽然,上十河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很好,但因为交通的问题,使得“外面观光游玩的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 “上十河村现有土地1480亩,主要是山林地。常住人群为老人、妇女、儿童,空壳家庭占十分之一,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所得是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次要经济来源是山林果业以及花生等,粮食的种植面积小,勉强自给自足,有的还需要购买贴补。”宋海防说。 “在进村的第一天,我就开始探访民情,很多村的道路依然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根本就无法出行,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就开始筹集资金,决定先把村子里的路打通。”宋海防说,别的都不实际,先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是首要问题,先把交通问题解决了,其余的工作再一步步的来。 “一共修了6条水泥路,一个村子里面一条主路,路修好了,村民出行也就方便了,雨天的时候也就不用再踩着泥水走路了。”宋海防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上十河村的一条河将村子分成了两半,每到汛期的时候,原有的渡桥都会被上涨的河水淹没,“以前村子里面有桥,但是,也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属于危桥,一到汛期,河对岸的村民就无法出行,为了使河对岸的村民在雨天也能够出行,新修建了3座桥,这样,河对岸的村民即使在雨天也可以外出了。”宋海防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本文相关新闻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