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新农村映画 > 新闻聚焦

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纪实:绿色大地崛起新希望

    2013-09-03 13:37:00作者: 李明来源:大众网

中国改革的难点在农村,而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目前,全市发放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仅限定在加入土地合作社的农户范围,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而不是企业,没有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从开始设计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将改革的主旨定位为:追求土地的适度规模效益,发展现代农业。

  中国改革的难点在农村,而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攻坚克难,从土地产权制度入手,决策开展了以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组建农村土地合作社,搭建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服务所为核心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探索不仅贴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而且充分释放了农村生产力,牵住了农村改革的“牛鼻子”;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而且充分尊重了广大农民的意愿,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评价说:“枣庄改革的重大意义,一是破解难题,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发展。这种意义是大探索、大实践、大创新、大发展,并且探索的问题不小,确实有启迪意义。”

  山重水复

  我市地处沂蒙山脉西麓,人均耕地只有0.71亩,人多地少,土地规模经营困难较大,农业生产收益不高,不少农民撂下土地、外出务工,有些土地甚至出现了闲置现象。而一些掌握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又有规模经营愿望的种植大户,却苦于没有更多的土地,无法扩大生产。于是农民私下流转土地现象频发,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应运而生。

  2008年5月,山亭区徐庄镇土山村农民张凯华联合周边4个村的8位农民,以土地或果园入股合作经营的方式,自发组建了“徐庄土地合作社”,吸纳入社农户280户,土地2900亩,试图通过规模种植,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可建社初期他们就遇到了资金短缺问题,合作社要购置大量的化肥、种子和农药,缺资金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虽说合作社手中有近3000亩土地,但贷不到款。银行说:“一是农民有地无证,土地无法抵押,怎么给你贷;二是你到期不还款,无法申请强制执行,我们也拿你没办法。”许多合作社盼着政府发个土地证明,让他们能够像城里人那样,可以拿着土地证到银行去贷款。正是这种强烈的诉求,催生了我市的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