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院悄现 大连首创“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 /> 家庭养老院悄现 大连首创“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 />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家庭养老院悄现 大连首创“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2002-10-14 12:00:00 来源:
“我现在的生活,全由养护员照顾。心里觉得比过去敞亮多了,身体也比以前好了。”10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道泰山东街9号范玉荣老人家时,84岁的范玉荣老人高兴地对大家说。记者看到,老人家的门帘上印有“家庭养老院”五个红色大字,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厨房的锅碗瓢盆被擦拭得铮明瓦亮,床上被褥摆放得整整齐齐。 范玉荣老人很健谈。她指着正在擦玻璃的一个中年妇女说,她叫孙吉花,平时就由她来照顾我。小孙可细心了,给我做的饭特别可口,每天到我家做饭、洗衣服、买粮买菜、收拾卫生,从不怕麻烦。范玉荣老人无儿无女,长期以来,一直孤身一人生活。孙吉花的到来,给这个寂寞的家庭送来了温馨。 孙吉花原来是大连轧钢厂的职工,下岗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今年8月份,她担任了范玉荣老人的养护员。孙吉花说,在家庭养老院里,她每天的工作是为老人打扫室内外卫生,做早、中、晚饭,替老人办理一切委托的事情,保证老人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孙吉花就住在与老人相邻不远的另一栋楼里,照顾老人很方便,家里也非常支持她的工作。 88岁的崔玉海和80岁的姜玉花老两口,住在泰山社区民权北六街三号。来到他家时,养护员杨国英正在为老人做晚饭。“今天晚上吃面条,另外再给老人炒两个菜。”杨国英爽快地说。42岁的杨国英也是位下岗女工。她说,办这个家庭养老院时,社区把崔玉海老人的家重新粉刷了一遍,土炕也扒了,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大娘,现在感觉好吗?”记者问。“好啊!好!”姜玉花老人连连点头。“过去没人照顾时,我们老两口在生活上总有后顾之忧,连街都不敢上,买菜买粮都得求人。多亏小杨来了,现在我们过得非常愉快,一点也不担心发愁了。”泰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守顺说,仅他们这个社区就有5户老人加入了家庭养老院,5名下岗女工当了养护员。养护员经过培训,责任心都很强,从现在运行的情况看,家庭养老院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 民权街道是个工人住宅区,辖区内下岗职工多,老年人多。老年人共有3400多人,其中102户是孤寡老人或子女不在身边的。有的老人家里没有暖气或上下水,生活十分不方便。一部分老人因家庭收入低或习惯原来的生活环境,不愿到养老院养老,只愿在自己家里生活。由于街道人力有限,再加上时间不固定,街道对一些高龄特困老人的照顾不是很方便。为此,如何解决社区养老问题成为街道干部一直苦苦思考的大事。 谈起创办家庭养老院的经过,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蔡晶给记者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去年冬季的一个晚上,街道有一位孤寡老人把她和居委会的干部找到家中。老人叫马汝琴,她的晚年生活一直由居委会照顾。老人用颤抖的手拿出了5000元钱,流着泪说,十几年来,你们像亲女儿一样照顾我,才使我活到84岁,我要老了,把这5000元钱送给你们,表达我的一点心意。居委会干部婉言谢绝后,老人又说,那就把这钱留给最需要的人吧。老人的话对街道干部触动很深。她们想到辖区内还有许多像马汝琴老人一样的老年人需要照顾,为了能让他们过上幸福晚年,应该采取一个最方便、最实用的措施。从那时起,民权街道就开始筹划家庭养老院了。 建立家庭养老院,最关键的是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在沙河口区民政局的建议下,街道决定建立慈善基金会,向驻区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沙河口区领导对民权街道建立家庭养老院也积极支持,由区里向慈善基金会投入5万元资金。沙河口区大世界家居广场也主动拿出5万元钱,帮助建立慈善会。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街道辖区内共有68个单位参加了慈善会,共筹集资金15万元,为家庭养老院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街道对辖区内6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全街道共有47户特困老年家庭需要家庭养老照顾。街道又从这47户中选择了最困难、也最需要帮助的80岁以上的12户老年家庭进入家庭养老院。与此同时,街道开始选择养护员。选择养护员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下岗失业的大龄妇女解决再就业问题。养护员要求有责任心,乐于奉献,离养护对象家近,便于照顾老人。街道共选出73名下岗女工进行培训,特别是进行了对老年人护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并从中挑选了12人担任养护员。8月30日,民权街道辖区内12户、14名80岁以上的老人成为首批家庭养老院成员,12名养护员正式上岗,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新模式,开始运行实施。(完)
责任编辑:lifeihu
本文相关新闻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