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订《2010上海世博会标志保护条例》" /> 上海制订《2010上海世博会标志保护条例》" />

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经济

上海制订《2010上海世博会标志保护条例》

    2003-05-23 12:00:00作者: 来源:SRC-65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志兴23日表示,上海目前正在着手制订《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标志保护条例》,依法加强世博会的知识产权保护。

    新华网上海5月23日电(记者 吴宇)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志兴23日表示,上海目前正在着手制订《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标志保护条例》,依法加强世博会的知识产权保护。

  2010年上海世博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汪均益同时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组织机构和上海世博办,是经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申博办博的筹备者和组织者,也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徽标等特殊标志及其他知识产权的唯一合法权利人。未经权利所有人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世博会标志等知识产权用于商业范围;有关世博会标志等知识产权的使用,均应待世博会组织机构正式成立后,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汪均益呼吁相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停止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标志或名誉的侵权行为。他强调,对不做整改或继续从事侵权行为者,世博办将会同政府职能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并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的权利。

  去年12月,上海代表中国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目前已进入筹备阶段。一些企业、单位和个人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世博标识、主题、口号等,甚至用于经营活动,构成对世博会知识产权的侵犯。例如有的商家直接利用申博成功进行产品促销,一些房地产公司利用世博会主题命名开发项目,一些企业在广告中违规使用申博标志和口号,展示企业或产品形象……

  汪均益说,“世博会”这块牌子凝聚了国家投入的大量物力、财力和无数人的心血,是国家的财富,同时随着世博会筹备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这些无形资产的使用,将会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整体价值将不断提高,如果被个别机构和企业利用,对其他企业、对全社会是不公平的。

  陈志兴表示,我国加强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是7年后能否吸引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我国能否举办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世博会的基本前提,也是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承诺的重要检验,具有无法估量的影响力。他希望全社会树立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通过合法程序更好地加以利用,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中国筹备以及最终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完)

  新闻背景:世博会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

  新华网上海5月23日电(记者吴宇)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徽标等特殊标志及其他知识产权的唯一合法权利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领导小组办公室23日公布了世博会知识产权包含的一系列专利、商标、特殊标志、著作权、主题、徽标、海报、会歌和口号等,具体内容如下:

  一、国际展览局专有名称及中、英、法文的缩写、标志、会徽、会旗及格言等;

  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名称及其中、英、法文的缩写、标志、会徽、主题、口号和会歌等,主要包括: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中国世博,上海世博,世博等;

  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名称、标志、徽记。包括: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申博办等;

  四、即将正式成立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名称、徽记及标志等;

  五、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织委员会会徽、吉祥物、会歌、图案标志、会旗、格言、专有名称,在申办、组织过程中的官方宣传口号及与世博有关的其他标志;

  六、申办报告及历次陈述报告和演讲稿;

  七、海报、宣传招贴画等(含各种彩色、字体、字号和其他表达形式);

  八、宣传册(会刊、期刊、其它图册和世博会文集等);

  九、音像制品(宣传片、新闻纪录片等);

  十、有关世博会的设计图纸和模型、门票、纪念品和互联网域名等。

责任编辑:Ray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