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 /> 中国学者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 />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中国学者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2004-01-30 12:00:00 孙自法来源:SRC-63
记者三十日从中国科学技术部获悉,经过八个月的辛勤努力,中国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最新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全文公布了中国科学家研究SARS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解析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的最新成果。 中国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组通过对SARS流行病学深入的调查研究,认识到SARS流行早期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科技部官员称,中国科学家在SARS研究中取得的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将为世界各国防治SARS提供新的科学依据。该成果在《科学》杂志上全文发表,表明其已得到国际科技界的认可和重视。 据介绍,课题组将二00二/二00三期间的SARS流行划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完成了来自广东和香港的SARS发展各阶段的二十四个病人的十八株SARS冠状病毒及十一份含病毒生物样品的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结合已经公开的其他三十二条人类SARS冠状病毒及两条果子狸的SARS样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SARS冠状病毒在流行过程中的分子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是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不仅印证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结论,而且为分离动物和不同流行阶段的SARS冠状病毒提供了特征基因型的分子标记;二是通过进化模型计算获得的一系列关键基础数据发现,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速度为艾滋病毒基因组的突变速度的三分之一;三是认识到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各主要片段,在SARS流行过程中,对于环境的选择压力有不同的反应。 中国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在来自于动物的病毒感染人类初期,致病能力和传播力似乎较弱,疾病相对易于控制和治疗;但由于受到强大的正选择压力,病毒变异快。经过一段时间在人体上的适应,SARS流行进入中后期后,病毒在负选择压力下,变异趋缓,但传播能力却有提高,病情一般较为严重。二00三/二00四阶段的SARS病例即是重现了早期事件,印证了研究结果。 参与此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今后,如果注意对可能来自动物的新发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及时加以隔离、控制,将不会产生类似于二00三年初的爆发流行。
责任编辑:bear
本文相关新闻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