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新闻

台儿庄邳庄镇观音庙的传说(图)  

发布日期: 2010-05-24 10:39来源: 编辑:枣庄大众网

       

    (庙台遗迹)

        枣庄大众网5月24日讯(通讯员 王密 报道)在台儿庄邳庄镇涛沟桥村的东侧,曾经有座观音庙,位于今台岔路北,大路沟(东面紧贴陶沟河)西。该庙的始建年代不详,据守护在当地的秦克一老人称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算起来可以上溯到明朝初年。康乾时期,涛沟桥商贸繁荣,富甲一方,泇运河上白帆鳞次,观音庙前香火不绝。到了近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涛沟桥村也在劫难逃。长年的灾荒使当地人口大量外流,观音庙因之破败失修,原本占地数亩、香火氤氲的观音庙已被雨水冲刷毁坏过半。及至文革浩劫,残存的庙址又被彻底清除,如今能看到的,唯有草底的斑斑青石和雨后的半截残烛(至今还有人到庙台祈福)。
        在清朝鼎盛的年代,观音庙声播百里,信者如流。在今大路沟之西古有一条南北大道,现在称为庙台路,向南延伸至泇运河,向北直通到观音庙。邳、峄两县的百姓就是通过这条路前往观音庙祭拜的。如今庙台路只还残有北端不到百米的遗迹,土掩草覆,一派荒芜。

    (雨后的残烛)

        观音庙坐南朝北,因之有“倒坐观音”之称。庙前庭有一口古井,庙西侧还有尊“石婆婆”雕像,现如今都已荡然无存了。观音庙古井在解放前还有流钱的传说。古井流钱有时一年数次,有时多年才有一次,或制钱,或铜革,引来不少百姓的抢拾。有幸抓取一捧带回家去,摊开手一看竟不过一两个而已。这口古井旱天冒水以济灾,困时流钱以济贫,颇为神奇。秦克一老人小的时候就曾抓取一捧洋革子,秦学福老人小时候也曾带回几个马蹄钱。这些钱币都与市场流通的货币无异,所以也就没有人去特意珍藏,乃至于今日空有无缘一睹“仙物”之遗憾。
        话说自观音庙损毁以来,曾有过四次“显灵”。第一次是清末秦氏请赐田地二十顷,应以翻盖庙宇报之,然许愿未还,自家林地反为洪水所毁。第二次是练长刘浩林取庙台地以种,乃暴病跪地不起,旋卒。第三次是涛沟桥村三队农民刘羲之在庙地种烟叶,招致怪病缠身,未两年而终。第四次是涛沟桥村二队农民秦学喜在庙台植树,溺水而亡,所植树木亦自枯死。

    (采访秦克一老人)

        寻访庙台故地,知观音庙前本有一汪,现已辟为鱼塘。庙南路东是回民大寺,现今也被辟为鱼塘。大路沟本是坑塘,1972年兴修陶沟河大堰复堤时亦开挖为鱼塘。据涛沟桥村的老人介绍,大路沟在还是坑塘时,曾生活过一只巨鼋,身长一尺八,圆如大鏊。每逢晴日,辄登上水中土丘沐浴阳光。众人皆云有灵,莫敢近者。后鱼塘开挖,乃潜去无闻。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