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名青年代表、4名武警战士护送大战无名英雄遗骸出城
大众网枣庄4月9日讯 (岳增群 谭伟 秦歌 高启民) 4月8日,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胜利74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当年参战将士及其亲属、台儿庄各界代表等上千人,为前不久在台儿庄古城施工中发现的两位抗战无名英雄举行了一场隆重、庄严的遗骸安葬活动,借此缅怀先烈,告慰英灵,弘扬爱国精神,企望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台儿庄大战无名英雄墓地上的抗战英雄雕塑
2011年9月,台儿庄古城在西门北侧的重建施工中发现两具遗骸及头盔、大刀、枪支等遗物,经山东大学人类学和考古学专家的双重鉴定,确认逝者是台儿庄大战中的中国将士,年龄分别在25和35岁左右,而姓名已无从考证。成为日军侵华的又一罪证。

台儿庄大战无名英雄遗骸下葬到墓宫中
如今,台儿庄已将两位大战无名英雄的遗骸发掘遗址完整保留,供庄游客瞻仰。遗址前的黑色大理石上写着:台儿庄大战期间,古城西北角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当时,日军欲夺西门,企图切断中国守军与城内联系,国军组成57人敢死队,手持大刀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殉难44人。此为敢死队员遗骸发掘遗址。
上午九点整,两位大战无名英雄遗骸“起灵”仪式在发掘现场举行,军乐队奏《大刀进行曲》,4名武警、12名青年护送着装有“台儿庄大战无名英雄”遗骸的灵柩缓缓走出台儿庄古城西门(图一)送上灵车,在哀乐中缓慢驶向安葬墓地。当年参战将士及其亲属、台儿庄各界代表等上千人手持鲜花护送灵车,沿途街道两侧站满了近万名群众,纷纷打出“向台儿庄大战中捐驱的无名英雄致敬!”、“重建古城,告慰英灵!”、“弘扬爱国精神,建设和谐社会!”等标语,目送英雄遗骸“一路走好!”

参加台儿庄大战的抗战老兵及子女手持鲜花向无史英雄致敬

现年93岁的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张玉泉为无名英雄墓点亮长明灯
上午10点,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西侧的安葬墓地上,由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主持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千余代表集体默哀三分钟后向无名英雄献花,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原国民革命军第30军30师88团老兵、今年93岁的张玉泉老先生为无名英雄墓点亮长明灯,参战将士亲属代表、原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30军军部副官倪志本之孙倪辉诵读祭文,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子女代表、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少将副监甘复的外孙女、宋庆龄基金会文化交流部部长魏燕致辞,她衷心感谢台儿庄人民为两位大战无名英雄遗骸安葬所做的一切。安葬仪式上,参战将士家乡代表等为墓地后侧的抗战英雄雕塑揭幕。雕塑为台儿庄大战时的城垣断壁和一位年轻战士的形象,表现了中国军人摧不垮的忠魂热血和铁骨豪情!黑色大理石上的铭文和30000数字(图二),记述了台儿庄大战捐驱的三万将士视死如归的壮举。

少先队员为无名英雄敬献鲜花
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整个抗战的重要转折点,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战后的台儿庄,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城内七千多间房屋化为废墟。2008年4月8日,枣庄市委、市政府宣布恢复、重建台儿庄古城。经过四年的努力,目前已大部完工,成为保留二战遗址最多、与华沙齐名、亚洲唯一的一座二战纪念城市。台儿庄大战无名英雄的遗骸被发掘认证后,社会各界对安葬活动推动已久,选在台儿庄大战胜利74周年之际安葬,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