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时政1

全国体操预赛中美丽燕子再也不能飞了

    2007-06-13 09:52:00作者: 张荣锋 肖春飞 仇逸来源:新华网

  2007年6月10日20时,中国上海,体操全国锦标赛女子预赛中,浙江队的王燕在做高低杠“后屈两周下”时由于翻腾不够离杠太近,在完成了第一周空翻之后脚挂到了高杠,随后她头部朝地重重摔下,马上失去知觉,被紧急送往位于上海的某医院抢救。但是…… 
  在10日全国体操锦标赛预赛中受伤的15岁浙江选手王燕,目前没有生命危险,但伤情十分严重。 
  在10日的预赛中,王燕在做高低杠“后屈两周下”时由于翻腾不够,离杠太近,在完成第一周空翻之后脚碰到了高杠,随后她头部朝下重重摔下。 
  队医和教练马上来到王燕身边观察伤情,发现王燕无法正常交流后,开始给王燕输氧。随后,浙江队的教练和队医用担架将王燕抬出场地,并通知组委会安排救护车将王燕送往医院。伤后大约5分钟左右,王燕被抬上车。 
  目前,王燕正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据院内知情人士透露,伤者第二、第三颈椎骨折脱位,已做了颅骨牵引处理。目前伤者没有生命危险,由于神经损伤程度尚不能作出进一步评价,功能恢复仍不可预计。 
  参与会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长征医院贾连顺教授告诉记者,伤者病情十分危重,从胸骨柄以下感觉减退,双手不能活动。类似的高位颈髓一旦发生完全性损伤,统计显示98.5%的伤者会死亡。所幸伤者的右下肢足趾还能轻微活动,如果救治得当,还有希望恢复部分功能。医生正在积极用药治疗,密切观察,等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考虑手术可能。 
  记者12日从国家队教练组了解到王燕的情况是,目前还不乐观,可能会影响以后的体操运动生涯,但至少病情已经稳定下来。浙江队领队则没有正面回答王燕身体是否恢复了知觉,只是表示,检查结果没有出来。 
  据当时目睹王燕受伤的运动员分析,由于她在做下法时脚“打”到杠子,整个人是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摔出去的,这与普通的失误有很大差别,因为队员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如果王燕受伤落地时手或脚先着地,就可以对整个人起到一个缓冲作用,王燕由于在受伤时头部先着地,这对颈椎的冲击非常大,这样的后果往往很难估计。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主任陈世益教授介绍说,近年来在专业的重大赛事中,运动损伤乃至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多为韧带断裂、关节脱位等。 
  他指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赛场急救力量的配备、抢救及时得当,是影响后期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以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为例,发生的高位截瘫是不可逆转的,虽然经过大量的代偿训练使她可以坐起,但是生活仍然无法自理。 
  陈世益曾经担任F1中国大奖赛、世界摩托车锦标赛中国站、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NBA中国赛事的首席医务官,也将出任今年在中国举行的女足世界杯赛上海赛区首席医务官。 
  他说,除了运动员自身掌握一定的保护技能外,驻赛场的医生也必须拥有丰富经验。在今年5月5日进行的世界摩托车锦标赛中国站250CC组第二阶段排位赛中,中国车手黄世钊发生严重车祸,腰椎压缩性骨折,“如果当时赛车手飞身倒地后挣扎站起,或者我们的医生采用通常的一人抱头、一人抱脚方式搬运,则运动员瘫痪无疑。当时,医生迅速将伤者平移、担架搬运,确保神经不移位,终于成功地救治了这名运动员”。 

  王燕此次受伤,引起了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高度重视,总教练黄玉斌在10日特地召开会议讨论比赛安全问题,在11日上午召开全体教练员会议,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体操队女队教练组组长陆善真表示,体操是一项高风险的体育运动,希望各地体操教练能够帮助运动员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在比赛中才能尽量减少意外的发生。  

  全国体操锦标赛9日在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拉开帷幕,本次赛事是奥运选拔赛的首站比赛,也是确定世锦赛阵容的最重要参照,竞争激烈。继王燕10日受伤后,来自江苏队的国家队队员童英杰在11日的男团比赛中也扭伤了脚踝,退出比赛,所幸他的伤势不重。

责任编辑:收之桑榆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