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时政1

滕州大坞镇全力促进大学生村干部健康成长

    2009-12-16 17:14:00作者: 来源:

滕州大坞镇全力促进大学生村干部健康成长

    枣庄大众网12月16日讯(通讯员 李书峰 段本龙 报道)为使大学生村干部能够真正走进农村,更快适应农村,更好服务农村,大坞镇党委以培养管理为工作重点,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干部培养管理的新手段、新方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积极引导他们在基层锻炼成长。
    强化教育,提高整体素质。针对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因对农村情况不熟悉而导致扎根农村工作信心不足的实际,大坞镇党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政策理论培训。先后于今年三月份和六月份,举办了两期大学生村干部思想教育培训班,并进行了理论考试,重点培训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与农村工作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大学生村官的政策理论水平。二是深入基层学技取经。聘请了11位农村老干部对全镇11名大学生村干部实行一对一帮带,重点向他们传授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坚定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信念,强化他们为民服务意识。三是参加实践提升技能。建立大学生村干部联系重点工程、基地和农户的“1+3”联系制度,让每一位大学生村干部联系一项重点工程(重点工作),联系一个农业特色基地或合作社,联系一户种植大户或农户,加强实践锻炼。
    深入调研,理清发展思路。为帮助大学生村干部尽快适应农村工作,提高农村工作实际水平,镇党委坚持早压担子,早成才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每位大学生村干部每周必须有4天时间到村积极参与村级各项事务,走访党员群众,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使之迅速熟悉农村一线工作;每月必须做到“四个一”,即:制定一份本月工作计划、写出一份不低于2000字的调查报告、独立完成村级安排的一份工作、帮助村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同时,安排大学生村干部与不同条线的村干部跟班学习,学习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技巧,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问题,讨论发展思路,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的认识,激发在农村干事的热情,增强了在农村扎根的信心。
    悉心关怀,优化工作环境。一是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全面落实上级党委待遇政策的基础上,从衣食住行等生活上的细节入手,拨出专项资金为11位大学生村干部配齐了棉被、床单、蚊帐、脸盆、餐具等基本的生活用品,并在及时、足额发放工资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发放了30元的驻村误餐补贴。同时,要求村级安排好食宿,尽力为大学生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确保他们生活舒适、队伍稳定、工作安心。二是思想上给予关心。镇领导及镇组织部门同志多次到村看望大学生村干部,与其谈心交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和培育,帮助其了解镇情和村情,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使他们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为入村工作奠定基础。三是在政治上给予关注。对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工作实绩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大学生村官,除积极建议市委重点培养之外,还把他们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今年以来,结合公推直选入党积极分子活动,通过宣传引导,5名非中共党员的大学生村干部被推进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2名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们少了后顾之忧,多了冲天干劲。
    强化管理,促其健康成长。一是建章立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目标制度、生活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参与村级决策制度等,,把对“村官”的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强化跟踪管理。明确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对他们跟踪指导,同时确定挂职村的支部书记为传、帮、带责任人,对他们的工作实行面对面的点评,手把手地示范,让他们在参与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完成各项任务中积累经验,增强本领。同时,镇督查科将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督促指导。三是严格考核。对他们承担的工作,实行每月一点评,每季度一总评,每半年对每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独立工作的水平以及村级干部群众对他们的评价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并对考核情况逐一谈话反馈。对表现突出的,是预备党员的可优先予以转正;其他人员可直接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差、不适应的,派人帮助查不足、找原因,促其适应农村工作。目前,对一名因工作不力的村官进行了谈话。

 


 

责任编辑:枣庄大众网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