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专题汇总 > 枣庄伏羊节 > 新闻报道

山亭喝羊肉汤“算份子”  

发布日期: 2012-07-24 来源: 编辑:刘国栋

       

        每逢周末假日,总有一群“单车骑士们”来到山城街道海子村(山亭十字河下游的一个小村庄)的小桥边,他们在此集合并沿着潺潺十字水逆流北上,赏景,亲水,听老山亭传说,喝着清香的羊肉汤……享受着十字河风光所带给人们的无限情趣。
        十字河水惹人醉
        十字河景区位于有“全国花椒之乡”美誉之称的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境内,与鲁南第二大水库--石嘴子水库、雪山风景区相连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如今的十字河夏季平均气温要比周边低2-3度,冬季高3-4度,生态环境优良。河水流域广阔,稳定的水源为保持和发展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以河流湿地自然景观与历史悠久的十字河文化、小邾国文化相结合,是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森林、河滩可供人们水上活动、林中游憩、休闲戏水,投身其中如回归自然一般惬意。
        老槐树下听传说
        车行至南庄大桥后沿河东上,抑或沿滕(州)徐(庄)公路东上,来到东山亭十字路口处便看到一座老桥,桥北一条叫唐槐街的古街道贯穿东西,街中有棵古槐树,街因树得名,树下的一位姓秦的老人家在此居住了数代人,浇水、除虫……默默的关照着古槐树,古槐树便“赠与”人们一大片阴凉,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好去处,每逢陌生人前来,老人总会娓娓道出十字河的故事来:“十字河的说道还真不少,上游有天河寺和骨堆庙,中游南庄处有汉墓群,下游的东江村就更厉害了,这不前几年就发掘出了春秋战国的小邾国,你看咱坐的这个地方还有山亭三老的老街、老桥、老唐槐……”
        当“骑士”提起天河寺和骨堆庙时,老人兴奋起来了:“俺听老人说,十字河原名又叫通天河,就因为在河的上游有一个沙河头村,至今仍有此名,因十字河流经此处,便有了“通天河”名声的来头。据说,明洪武年间有人沿河在沙河头村西与段庄村东交汇处选址修建了天河寺,当时天河寺规模宏伟,前后三殿,雕梁画柱。建庙后一直香火鼎盛,数百里的香客、善男信女前来朝拜。明末,天河寺毁于战乱。前两年,段庄人自发集资又重修了明珠湖、天河寺。”昔日的“水波荡漾,荷花映红,岸柳成行”美景才得以再现。湖心亭台对山寺,曲径回廊,像一颗灿烂的明珠。天河寺与明珠湖景区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老人又谈起骨堆庙的传说来,“在天河寺西邻有一骨堆庙,又说烽火台,是坞土丞相的点将台。相传洪武三年,陈友亮残部及临沂造反的王宣残部部分倭人,打着明军旗号赚取了滕县城,招兵买马,联合山里土匪、官兵达三万五千余众。明太祖朱元章派汤和、郭英带五万兵马前来围剿,郭宁妃为援助哥哥,带八名武功高强的宫女私自出宫将天河寺作为指挥部,斩断滕县城倭人与山匪的联系,并一举歼灭了所有残匪,维护了明朝的稳定。
        品山亭地锅羊汤
        听完传说,已到午饭时分。大家如约来到老桥头旁的地锅羊肉汤馆坐下,这已是他们每趟到山亭的中转站了。提起喝羊肉汤,可以追溯到5600余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从东山亭遗址、横岭遗址出土的陶鼎、青铜鬲等饮煮器中的羊、猪、鸡、鱼等兽骨来看,在当时,以羊肉汤为主的饮食文化就已非常普遍。长远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食风味。
        用地锅熬出来的羊骨汤不加任何佐料,包括盐在内,但您不觉着它没盐味,且不膻不腥,沁人心肺。在不喝酒不吃饭之前,先品这碗清汤后,再慢慢食用全羊席,便更全面领略羊肉汤的独特风味。另外,用羊肉汤冲本地鸡蛋,又是和中暖胃的最好早餐。
        喝羊肉汤有很多的讲究,其主要是寒、伏进补喝。三伏天,喝羊肉汤已成为当地人一种生活习惯。在最热的天中喝羊肉汤简称为吃伏羊。一伙人集体劳作大家一块吃,叫“打平伙”,几家人一块煮了分起,叫“算份子”。如今尽管人们生活水平好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得上羊肉汤,可是没有几个厌倦的,尤其到了三九或三伏天,大家总要“算个份子”喝上几碗。周围群众都知道,中医讲:治病要在三九或三伏,人要滋补也应在冷和热两个极端进行。所以,在二十四个节气的小暑、大暑、处暑喝羊肉汤,实际上是对身体进补。在所有的动物中,其实羊肉汤是最温和的,喝了对人的身体最有益。所以,伏天喝羊肉汤,早在历史上就已形成一种生活习惯。
        饭后,大家骑行至烟波浩淼的十字河旁的绿荫下纳凉,看那绿色翡翠的小道,看那水波荡漾,岸柳成行的明珠湖,人们仿佛也看到了六百年前“郭宁妃征战倭人的飒爽英姿”…… (宋伟)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