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专题汇总 > 枣庄伏羊节 > 新闻报道

枣庄羊肉汤——“鲁南第一汤”  

发布日期: 2012-07-24 来源: 编辑:刘国栋

       

        近些年来,西集羊肉汤发展十分迅速,飘香大江南北,流入全国各地。1999年,西集镇政府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之后,很快在全国20多个城市落户,现已发展店铺160多家,仅西集镇驻地就有12家。如今被当地群众誉为“鲁南第一汤”,“不喝西集羊肉汤,白来鲁南走一趟”更是广为流传。目前,在外地经营“鲁南第一汤”——西集羊肉汤的西集老板就有130余人,遍及全国20多个城市和地区,加上本地经营业户,已有160余家挂上了“西集羊肉汤馆”和“西集全羊馆”等招牌。总之,哪里有西集人创业的足迹,“西集羊肉汤”就飘香到哪里。
        西集镇地处沂蒙山西南麓,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自古就盛产山羊,养殖山羊是当地农民的一项传统副业。近些年来,为又好又快发展养羊事业,发扬光大“西集羊肉汤”品牌,西集镇党委、政府运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立足山区资源优势,从抓服务入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肉羊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全镇有1000多人从事肉羊养殖、贩运、屠宰和羊皮加工运销业务,每年销售商品山羊50多万只,不仅如此,西集镇还把羊肉汤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组建了“游伏羲故里,喝鲁南名汤、赏土陶艺术”的发展大平台,先后接待中外游客20万人次。以“西集羊肉汤”为龙头的相关产业,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2005年,枣庄市举办首届银麦杯伏羊文化生态美食节,西集羊肉汤榜上有名。
        西集镇生产的山羊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是当地的传统美食,这里的羊肉如此鲜美,营养丰富,得益于独特的养殖方式:养羊人手拿羊鞭,沿树林、山岗、河堤放牧,遍布于山野河岸,自然生长的各种奇花异草、野生中药材成了山羊的食物。成群的山羊徜徉在林间山岗,河塘沟岸,悠闲地吃着草儿,呼吸着天然氧吧,渴了饮一口山泉。它们只只长得毛色发亮,不停地撒着欢儿。药食两用的“西集山羊”就是这样养成的。而近年来吃羊肉、喝羊肉汤已成为西集镇乃至枣庄的地方传统美食。
        西集羊肉汤一年四季可饮,常饮可大补。吃“伏羊”是当地最著名的饮食文化之一。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当年的雏羊正当青年,膘肥体健,肉嫩味美,趁着暑热,喝上一大碗羊肉汤,通身大汗淋漓,之后,犹如久病初愈,周身畅快,神清气爽,婉若又一新人。当地人介绍说,山羊吃百草,百草既百药,百药入羊肚,药效在羊身,吃了山羊肉,百病不缠身。据《本草纲目》记载:山羊味甘、性热、无毒,主治暖中、虚劳寒冷,补肾益气、镇静止惊、止痛,益养产妇,可开胃健力,医治五劳七伤。而实践证明,入伏后吃伏羊更是人们追求健康美食的正确选择。山羊在伏天吐故纳新,净身排汗,其肉味更纯正,滋补降温、益肾强身之功效更明显。
        喝西集羊肉汤,有清汤和肉汤之分,所谓清汤,就是不加任何佐料的原汤,乳白如奶,入口清香,不膻不腥,沁人心脾,有消渴健胃,滋补肾脏之功效,实为保健长寿之佳饮;所谓肉汤,就是把煮好的羊肉切碎,放入辣椒、花椒、生姜、大蒜、香菜、葱花、味精、精盐、香油等佐料,兑清汤同饮,当然,肉汤回锅稍煨,回锅羊肉汤味道更佳。
        西集羊肉汤在选料上特别讲究,一般只用本地养的10至20千克左右的幼小山羊。佐料上,除用白芷、陈皮等十几种中药外,特别是要加入本地产的映山红花椒,用此除去羊的腥膻味。先文火细烧,让尽可能多的蛋白质释放于汤中。待汤发白时,再猛火加煮,直至羊肉熟透。至此把肉捞出,有客来食时,连肉加汤再回小砂锅烧开,烧开后,盛至碗中加食盐、味精、蒜瓣、香菜、淋上香油和食醋,这叫“回锅羊肉汤”,如泡进鲁南麦煎饼同食,就叫“羊肉汤泡煎饼”。在冬季还要加进辣椒粉,叫“辣羊汤”。这种辣椒取自当地的朝天椒。另外,西集羊肉汤中还有一款叫“神汤”,即用羊血、羊肺、羊肝等共同蒸煮的汤,佐料基本相同,有滋阴壮阳、益寿强身的作用。西集当地老字号当属何家羊肉汤,有几十年的历史,老字号店铺,美国麦阿密市英特凯公司特派员吕经涛先生曾来做客,当他品尝到正宗的西集何家羊肉汤后,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西集何家羊肉汤,OKOK!”。

                                                                                                                           (赵连友)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