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车界动态

汽车补贴政策不再打左灯向右转 回归单一

    2013-10-14 11:23:00作者: 来源:南方网

南方日报2013年10月11日报道 有意思的是,这一汽车补贴项目的名称也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变更为“节能环保汽车”。“惠民”两字的去除,应该有明确的政策含义。

    南方日报2013年10月11日报道 有意思的是,这一汽车补贴项目的名称也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变更为“节能环保汽车”。“惠民”两字的去除,应该有明确的政策含义。

      新一轮节能汽车补贴政策从10月开始实施。这并不是一个对于所有企业都利好的消息。政策的入围油耗标准大幅提升11%到5.9升,也就是率先达到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规划的2015年油耗目标。据统计,在现有的节能车型中,只有约6%能够入围。一个车企动辄有十几款车型享受节能补贴的情况因此将不再出现,一些车企更将完全出局。因此节能汽车补贴已经告别了“普惠制”。

     有意思的是,这一汽车补贴项目的名称也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变更为“节能环保汽车”。“惠民”两字的去除,应该有明确的政策含义,就是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完全回归促进动力技术和节能减排的本源,而不是隐含刺激市场需求的目标。这种回归单一的方向,是汽车补贴政策一个显著进步。

      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发轫于2009年。这一轮政策带来的效应和影响现在也已非常清楚。政策“组合拳”促使大量车市潜在需求提前释放,中国加速成长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与此同时市场自身运行步伐受到严重干扰,以至大起大落,至今年才重新回归平稳的增长步伐。就购置税优惠而言,由于是覆盖面广阔的“普惠制”政策,对真正促进小排量节能汽车的发展作用并不显著。自主品牌汽车曾经因此受益,暂时扩大了市场规模,但在合资产品加速进入低端市场以及政策最终退场之后,“裸泳者”还是多数在裸泳。

      相比之下,节能汽车补贴是一个更好的政策,财政支出不大而实际收效显著,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每辆车3000元的补贴额度看起来不怎么给力,但在车价不断走低的市场中,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是实际存在,购买使用新动力技术的小排量车型也能降低用车成本,加之还有车船税优惠等内容,因此也颇为脸上有光。对车企而言,节能补贴政策对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功效更为明显。拥有先进动力技术车企的竞争优势不言而喻,因此也才能对整体节能减排做出更多贡献。另一方面,相对于一些直接补贴企业的技术进步之类的财政项目,应该都不如直接给与消费者的节能汽车补贴起到的作用大,因为促进在市场明处的竞争,才能使财政补贴真正花在刀刃上。

      但只有节能汽车入围门槛提高到目前这样的油耗5.9升高标准,政策才有了更大的亮点。显然,5.9升以下的油耗是大多数现有车型都不能迈过的门槛。这种告别 “普惠制”的政策,对车企的促动显然将明显升温,消费结构和竞争格局也将因之改变。而且节能汽车补贴政策的实施周期逐步加长,这一轮补贴明确延长到两年以上,如果后续能够长期持续实施,那将能给与车企明确的预期,持续推动汽车业动力技术革新。

   在这其中,目前已经成熟的混合动力技术预计将迎来普及的机遇。随着油耗标准的日益提高,没有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很难脱颖而出。节能车和新能源车因此能够形成双线并进的格局,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更加着力于促进纯电动车发展,而现阶段混合动力技术将在节能车领域加速普及。由于成本原因,目前混合动力技术还更多应用在高端车型身上,下一步应该会有更多的小排量混合动力车出现。

   显然,政策的目标应该单纯。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就是要促进汽车节能环保技术进步,而无关刺激消费需求。模棱两可和“普惠制”的政策设计,实施效果往往也会被打折扣,未来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因此应该长期实施,并进一步提高标准。与此同时,政策实施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如目前在汽车油耗监管方面,仍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车企因此也可以公然宣扬“假油耗”,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那也将会影响到节能汽车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原文链接:http://auto.gmw.cn/2013-10/11/content_9143018.htm 

责任编辑:张永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