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民生

枣庄感染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 仍处于抢救阶段

    2013-04-24 08:43:00作者: 王凯 单青 蒋兴坤来源:大众日报

患者张某,男,36岁,家住枣庄市市中区,从事建材批发工作。专家提醒,面对H7N9禽流感疫情,大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以预防为主,提高对感冒的重视程度,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据记者了解,4月22日上午,枣庄市疾控中心对该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甲型流感通用引物阳性,H7流感检测疑似阳性”。

  患者近期未有明显活禽接触史

  患者张某,男,36岁,家住枣庄市市中区,从事建材批发工作。患者发热、咳嗽6天、憋喘1天后,于4月21日晚到枣庄市立医院就诊,以“重症肺炎”收治入院。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该患者近期未有明显的活禽接触史。但在该患者住所附近,有一综合性市场,市场有活禽贩卖摊位。经医学观察,9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现异常。

  我省疫情形势研判目前病例仍以散发为主

  我省首例疑似病例出现后,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再次开展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认为:

  鉴于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形势和我省发现首例病例的初步调查结果,随着疫情主动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广泛开展,在枣庄市陆续发现散发病例的可能性较大,且枣庄市的周边地区也存在发现病例的风险,但目前的病例仍以散发为主。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感冒症状的区别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早期症状和感冒差不多,但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发烧会在38度以上,一般的感冒药物没有效果,高烧会持续不退。如进行血液检查,会发现病人血液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含量急剧下降。

  专家提醒,面对H7N9禽流感疫情,大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以预防为主,提高对感冒的重视程度,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记者 王凯 单青 蒋兴坤 报道

  本报枣庄4月23日讯 省卫生厅今天通报,经国家疾控中心确认,枣庄发现的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

  “患者还处于危重状态,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国家、省专家组专家正在全力救治。”今天中午,在收治患者的枣庄市立医院,枣庄市卫生局副局长张令刚对记者说。

  “患者呼吸衰竭,两肺发白。送到医院的时候,已到了重症期。”枣庄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金来回忆。

  4月22日中午,省疾控专家组带着救治器材赶到,立即对病人会诊,发现双肺受损严重、肺部功能严重恶化,只能达到正常肺的20%-30%。“使用人工肺后,病人缺氧的情况有好转,病情稳定了些,但仍处于抢救阶段。”省预防H7N9专家组成员、省胸科医院院长高大川告诉记者,下一步的治疗,仍以人工肺支持呼吸为主,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据记者了解,4月22日上午,枣庄市疾控中心对该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甲型流感通用引物阳性,H7流感检测疑似阳性”。下午,省疾控中心对患者相关样本复核检测,结果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确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立即按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规定,送中国疾控中心复核。

  4月23日上午,中国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按照病例诊断程序,我省组织省级专家组会诊,专家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病原学检测和复核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等,综合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本报济南4月23日讯 枣庄发生的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由王随莲副省长为组长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并启动流感流行IV级应急响应。

  记者从会上获悉,前段时间,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防控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了大量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首例病例出现后,将进一步完善省联防联控机制,继续按照有力、有序、有效、有度的原则,扎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会议要求,当前,一是做好首例确诊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千方百计挽救患者生命。二是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落实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并加强源头防范,强化家禽养殖、宰杀、销售各环节管理和消毒。三是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风险评估,适时调整监测和应对策略。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物资保障,做好药品储备、医疗救治设施准备等工作。五是科学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和防控信息,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继续深入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我省将扩大畜禽样本监测范围和数量,采集所有活禽交易市场、所有家禽屠宰场,每个县(市、区)至少采集30个家禽养殖场(村),每市至少采集2个生猪屠宰场。

责任编辑:张永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