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枣庄7月30日讯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级索镇千佛阁村,看到家家户户饱满的麦粒溢满粮仓,丰收的喜悦荡漾在农民脸上,人们聚集在树荫下,盘点着好收成,展望着前方的致富路;田野里,放眼望去,果菜飘香,生机勃勃,处处显现着发展现代农业带来的丰硕成果。
千佛阁村的农民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种的小麦喜获丰收,是近年来收成最好的一个年份。据市农业部门统计,滕州市共种植小麦86万亩,平均亩产535公斤,总产达46.1万吨,小麦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小麦获得丰产丰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今年以来,滕州市抓住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进一步发展壮大粮油、蔬菜、畜牧、林果、花卉、渔业等六大特色产业,以农业工作差异化考核为指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项目建设带动现代农业发展,落实关键增产措施,实行农业工作项目化,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今年,滕州市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果菜产业、马铃薯高产创建等项目,稳步推进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马铃薯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上半年,全市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春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8万亩。其中,早春拱棚马铃薯38万亩,总产超过120万吨,总产值24.3亿元,拱棚马铃薯亩均效益达4000元以上。
滕州市一直坚持把农产品质量监管当做重点工作来抓,现如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仪器设备已全部到位,并成功运行。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监督检查。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10余人次,审查农资经营单位210余家,对30个农药批发大户的1400余种农药产品进行了备案登记。
发展农村新能源既可帮农民致富,又可改善社区环境。滕州市把沼气建设和太阳能综合利用列为十大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来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不断加大扶持和考核力度,积极实施户用沼气及服务网点、大型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太阳能综合利用等新能源建设项目,在调动农民使用新能源积极性的同时,增强了农村能源发展后劲。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沼气示范村15个,户用沼气1500户。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滕州市全面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示范县项目,共招聘100名技术指导员,选出1000名科技示范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规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片15处,村级示范方360个,完成了马铃薯配方肥的供应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期次,培训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培训农民3万人次以上。(李同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