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打压:紧缩货币+抑制房价
央行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加息打击购房者的热情相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影响的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手中的钞票。
3月24日,姜伟新作为新上任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首次以部长的身份公开谈住房。他表示:“用经济手段抑制房价,这是坚定不移的。”详细阅读
市场表现:土地流拍+楼盘打折
进入2008年,曾经一度疯狂拿地、频争“地王”的开发商们,面对土地供应,普遍显现出“发蔫”症状。2007年是出现一块地,很多人来买;2008年是出现一个买家,很多人来卖。种种迹象表明,土地市场目前已经从一个卖方市场变成了一个买方市场。
继深圳、广州、上海等地部分楼盘的价格松动后,京城楼市近来也悄现“一次性付全款八折”“买房送大礼”等“打折风”。相较于以往疯涨的房价,近期开发商的一些降价“打折”行为,以及楼市的一些异动现象,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经开始。
房产商:从没这样缺钱
由于土地储备过多沉淀了大量资金,在“囤地大限”的逼迫下,业内戏称,“存地不如存银子”,土地储备过多沉淀了大量资金,这已变成地产企业最大的风险,持有资金反而安全。
2007年前10个月是中国土地市场最疯狂的10个月,许多开发商都卷入到疯狂圈地大潮中,投入了所有资金来圈地。而2008年房地产市场由于银行按揭政策、银根紧缩等政策的调整,重要特征是“缺钱不缺地”,大批大肆疯狂圈地的开发商正处于资金链吃紧的状态中。详细阅读
地产商资金链紧绷恒大地产拟"私募"5亿美元
机构看市:给开发商一盆冷水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开发商来说无异于当头一盆冷水。不少开发商有这样的心理预期:年初银行会增加贷款发放。但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再次加快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会改变许多开发商及买房人的心理预期。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信贷紧缩政策有可能减少和延缓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发放,房地产企业获取开发贷款的资金压力加大,而资金回流速度和资金量就可能受到影响,房地产公司业绩增长将放缓。详细阅读
言论:一半的房地产开发商会破产
潘石屹称:百日内房地产业界将有剧变。
恶搞:开发商的四种死法
第一种,跑得太快,累死的。顺驰是个典型,短短两三年,便全国开花,甚至喊出"做老大"的口号。2006年终于体力不支,资金掉链子,低价卖身,后来还被路劲数落不是,一个字:惨。还是那句老话: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少饭。
第二种,走的太慢,被轧死的。灾难来了,你还像蜗牛一样慢慢爬,当然会被后面跑得快的大个子轧死。许多开发商死气沉沉,尤其是那些体制僵化、机制老化的企业,如部分国有企业,以前背靠行政资源,还能免费或低价捞着土地,随便做做开发,甚至倒卖一下土地,也能发点小财,混个肚子圆,可现在土地监管严厉,搞不到新增用地,只能等死,或者被大企业兼并。
第三种,东窗事发,暴毙的。地产富豪周正毅,以行贿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挪用资金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他苦心经营的农凯集团自然分崩离析。
第四种,没钱没地,饿死的。这种死法最典型。许多中小企业皆是这种命运。一方面,紧缩好几年的银行贷款早已对中小企业关闭大门或者门槛很高,融不到钱还玩什么房地产?另一方面,土地都搞招拍挂,好地块抢不到,差的地块比以前贵,拿不到地还做什么房地产?只能被饿死,或者舍身饲虎,卖身大公司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