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中信证券公司控股的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青岛市副市长张锐介绍,作为青岛市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方面,为了适应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市政府选择了在业内具有业务能力、市场资源、管理经验和市场品牌等诸多优势的中信证券对万通证券控股重组。
张锐说,要借鉴中信证券的成功经验,将在青岛的金融系统优化组织结构,健全制度体系,规范经营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同时,作为驻在青岛的券商,要始终关注青岛的建设,密切与有关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根据青岛的实际和企业的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青岛吸引中信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孔丹介绍,中信公司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和批准设立,现已成为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公司重点的金融业务已形成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门类齐全的格局。中信证券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公开发行上市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在全国29个城市拥有四十五家分支机构。多年来,中信证券以成为亚洲最有影响的中国投资银行为目标,一直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位次。依2003年末的数据统计,中信证券当年净利润第一,A股主承销金额第一,净资产已超过54亿元。
孔丹认为,《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当前,中国的资本市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热土的青岛,打造了海尔、青啤、澳柯玛、海信等一批名牌企业。青岛乃至山东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表明,这里对资本市场的需求增势不减,投融资业务大有作为。中信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与山东、青岛开展交流与合作,探索共同发展的多元空间。
中信选择万通
中信证券公司总经理张佑君介绍,原万通证券是一家地方券商,有着一定的业务基础和地缘优势。中信证券选择控股万通证券,也是为了充分利用万通证券已有的业务资源和地缘优势,实现业务网络的延伸和业务布局的优化,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此,中信证券将业绩优良的山东管理总部、山东投资银行部所属机构及业务资源全部并入万通证券,同时出资近5亿元的现金收购股权和注入万通证券,成为中信万通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张佑君分析,中信证券出资重组万通证券后,中信万通可以依托中信集团的国内外品牌优势、中信控股公司的金融交叉平台和中信证券的专业经验,实现业务转型,完善风控体系,提高服务水准。同时,通过这一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中信集团系统的金融机构与青岛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携手发展青岛市、山东省及周边地区的资本市场。所以说,这是一个惠及长远的多赢举措。
“新万通”雄心勃勃
记者获悉,增资后的中信万通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为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信证券占67%的股权份额。该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滨州、临沂等地拥有22家证券营业部及7家证券服务部,业务范围涉及证券经纪、股票承销、企业并购、债券承销、资产管理、证券自营、金融产品销售等方面,在山东及周边地区具有较集中的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是该地区影响力较强、综合业务量较大的投资银行。
中信万通证券董事会秘书刘正民告诉记者,中国证券业正处于政策回暖、竞争格局重构的新时期。新公司经纪业务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经营特色、品牌价值和人均创利等方面居于山东省内领先地位。企业融资业务要通过服务延伸和产品创新,在做好发行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经过两到三年的扎实工作,营造经纪业务、企业融资业务和产品销售在山东及周边地区的强势地位,努力把公司建成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证券公司。
中信万通证券公司董事长史洁民介绍,中信万通经营管理小组开始主持公司以来,公司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通过整合调整和市场开拓,组织框架和业务秩序已经理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通过处置不良资产和债权清收,使公司的资产质量大为改善;通过健全制度,创新机制,提升文化,使公司的运作效率、防风险能力和队伍素质得以进一步提高。通过积极努力,使制约公司发展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资产、组织、业务和品牌基础,使一个困难重重的公司有了新的起点,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 本报记者 于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