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经济

代表委员关注民生热点:住、学、食、医、就业  

发布日期: 2005-03-06 17:26来源: SRC-118 编辑:余梁

       

        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 5位北京普通市民向记者道出了他们心中的和谐社会观。代表委员说,百姓眼中的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是一桩桩、一件件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比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

        住——“我想有个自己的家”,低保户的住房梦

        (百姓故事)距北京东单“银街”不远的东四北大街162号院是个大杂院。北京市民刘冬芃一家五口就住在两间狭小的平房里。
        2002年,北京市政府为解决困难居民的住房困难实行廉租房政策。老刘幸运地租到了两间平房,租金由政府支付。“没有这个廉租房,我们全家就可能睡到马路上了。”“如今虽然住上廉租房了,可我睡觉并不踏实。我特盼望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房价不知什么时候能降下来?”老刘有些激动。
        (代表声音)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忠林代表: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一方面房屋拆迁紧锣密鼓,一方面房价狂飙突进。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改善住房条件,是缩小收入和生活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要下力气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建好经济适用房;制定城镇人均住房最低标准,对住房不达标的群众给予补贴;加强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和使用;开发廉租住房等,坚决抑制高涨的房价。同时,房地产业也要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实事。

        学——让外来务工子弟的书桌不再漂泊

        (百姓故事)有两个时刻让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创办人易本耀无法忘怀: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与孩子们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共和国总理与农民工子弟亲切交谈的情景让这位河南汉子十多年为打工子弟上学的奔波之苦烟消云散。
        去年3月份,因为城市道路改造,学校租借的校舍要拆迁。那一天,房子顶上在拆瓦,老师们在下面抢运桌椅板凳和教学用具,那场面令人心酸。
        易本耀说,我眼中的和谐社会就是盼望着有一天,无论城里娃还是乡下娃,都可以坐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上课,一起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敬礼……再不要让农民工子弟求学成为每年两会上一个沉重的话题。
        (委员声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国庆委员:全国有2000万左右的农民工子女处于流动之中。农民工子女就读,并不是课桌摆在哪儿的问题,而是应彻底落实在义务教育中。既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更要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管理。和谐社会说到底是人的和谐。一个社会中,一部分人有文化,一部分人没文化;一群人文明,一群人低俗,哪能谈得上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给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食——面对一堆“杀人食品”,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百姓故事)刘大妈天不亮就起了床,约上几位老姐妹一起到北京亚运村大屯新建小区的菜市场“盯梢”。
        她们盯得不是人,而是北京一家知名肉联厂运送猪肉的卡车。
        卡车开得飞快,老姐妹的腿自然追不上车轮子。大家干脆沿线分开,各管一段,确保能看到卡车最终停在了哪位肉贩的摊前。
        “没法子!现在病猪肉、注水肉这么多,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分辨。车停到哪儿,我们就去哪买。用这招是累点,可毕竟买肉联厂的肉让人放心啊。”
        (委员声音)任玉岭委员:食品安全一直是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这说明,食品安全确实到了非下力气整治不可的时候了。现在涉及食品安全职责的部门较多,有工商,有质监,还有卫生防疫部门,使这些部门的工作有机地协同起来,不给市场监管留下任何漏洞,是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快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制的步伐,依法从重从快打击恶性食品安全犯罪,严肃处理渎职官员。

        医——几瓶眼药水就花200多元,这病谁还看得起?
       
        (百姓故事)3月2日,记者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采访郑小姐,她因为眼睛发炎前来就诊,没想到医生给开的4瓶眼药水、4支眼药膏就花了236元。她不无感慨地说:“来趟医院就得上百,要不是还享受着公费医疗,谁舍得花这个钱啊。”
        如今,花个几百元治感冒已不新鲜。“看不起病”成了百姓的心头大事。治病,贵在哪?显然,药费成为众矢之的。
        (代表声音)河南省邓州中医院院长唐祖宣代表:药价虚高导致看病贵、看病难,已直接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存质量。这里面有流通领域的问题,也有医药混营、“以药养医”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在关注城市人看病难问题的同时,更应重视农村人口因病致贫的突出问题。对于农民来说,由于乡镇医疗条件差,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就业——让老百姓端起饭碗,生活才有奔头

        (百姓故事)北京“的哥”王书斋告诉记者:“开出租的也有人大代表。这两年为了维护我们的利益没少呼吁,还真管点儿用。现在凡是新跟公司签合同的,每月的份儿钱能降400元。租车的押金也由原来的5万元,降到2万元了。”
        “过去想开出租车的人很多,要想租上车开还得托中介公司。这两年政府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大家选择的面儿宽了,有些人转去干别的了,能多赚点钱吧。只要让老百姓都能端上饭碗,大家心情就会好,生活才有奔头!”
        (代表声音)任玉奇代表:政府工作报告以人为本,提出要继续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安排了109亿元资金支持再就业。如今关键是各级政府也要出台政策,将中央政府的发展思路变成具体措施,落到实处。要通过税收优惠、贷款支持、减少收费、降低门槛等措施,营造出宽松环境,支持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完)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