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经济

"欧元之父"等12名外籍专家成为"北京人"(图)  

发布日期: 2005-03-17 07:27来源: SRC-214 编辑:admin

        

        记者从中国外国专家局得到的消息:中国今后将限制外国一般性人才的引进。为此,国家将建立全新的外国人才评价体系,打造外国专家库,鼓励并吸引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来华工作


    北京市公安局局长马振川向蒙代尔教授颁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程玉杨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欧元之父”之称的罗伯特·蒙代尔教授3月16日有幸成为了“北京人”。在当日北京市政府举行的颁发仪式上,专程来京的蒙代尔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马振川手中接过标志着北京永久居留权的“绿卡”。

        与蒙代尔教授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11位在京的外籍人士。其中包括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总裁陈伟锭,中科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姚期智,中国医科大学特聘教授黄建始,中国外文局法文专家李莎,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的女儿、美国纽约市爱国侨领张素初,以及首批被授予对中国具有突出贡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家爱德乐女士和柯鲁克女士等。

        据悉,这是自《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北京首次为新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士举行颁证仪式。

        刚刚领到“绿卡”的蒙代尔教授显得十分兴奋,他表示,这是个令人难忘的时刻,有幸成为北京居民是一种荣幸。已在中国工作14年之久的李莎女士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表示会十分珍惜这份荣誉。

        去年8月,蒙代尔教授致函北京市领导,表达了永久居留北京的真切愿望。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事,在市公安局等单位的努力下,公安部于2005年1月批准了蒙代尔教授关于北京永久居留权的申请。

        

    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蒙代尔,加拿大籍,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因其经济学贡献对欧元的创立起到重要作用,被尊称为“欧元之父”。2004年6月,北京市教委聘请蒙代尔教授担任北京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顾问,北京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聘请他为名誉校长。自2004年6月以来,蒙代尔教授多次访问北京,为北京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北京市政府有关人士称,蒙代尔教授是北京市引进的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西方人,此举对于进一步树立首都扩大对外开放、重视引进人才的新形象,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另据记者从中国外国专家局得到的消息:中国今后将限制外国一般性人才的引进。为此,国家将建立全新的外国人才评价体系,打造外国专家库,鼓励并吸引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来华工作。

        据悉,自2004年8月23日至今,北京市公安局根据《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共受理外国人永久居留申请163件,其中换发申请105件,首次申请58件。经北京市公安局审核、公安部批准,共有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朝鲜、日本等7个国家的100名在京的外籍人士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其中包括寒春、杨振宁、史克等国际知名人士。

        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处长杜太原表示,将继续做好外国人永久居留申请的受理、审核工作,为在京外国人提供宽松和便捷的出入境、居留环境,为首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新闻链接

        永久居留资格是一国政府依据本国法律规定,给予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人在本国永久居留而不受居留期限限制的一种资格。《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是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合法身份证件,在中国境内可以单独使用,出入国境时与护照配合使用。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出入中国国境无需再办理签证手续,在中国长期居留时,不必每年定期缴验居留证件,当长期居留地、工作地等情况发生变更的,也不必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分5年有效期和10年有效期两种。 


    中国外文局法文专家李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籍专家爱德乐和柯鲁克(从左至右)与中国女警官交流。陆中秋摄

        (记者 刘晓林)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