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经济

400学者抗议"学术腐败"凸现高校职称评定之弊  

发布日期: 2005-09-13 17:14来源: 编辑:曲涛

         一本为评职称而出版的学术专著,却引来两场官司,并引发海内学者的联名抗议,抗议人数由当时的300多人上升到了400多人。

      《求是集》案件,不仅仅是学术道德问题,更凸现了高校职称评定之弊端。

      一些专家认为,盛行于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学术评价、人才评价机制以及人才评聘机制不尽合理。教育、人事等主管部门,应当以这一案件为契机,改革人才评价体系。

     

    左图是《求是集》,右图是周宝珠教授20多年前发表的《略论吕惠卿》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成学真告诉记者,以前有句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现在对于高校教师来讲,职称就是高校教师的命根,因为,附加在职称上的种种利益太多了。

      天津市语言学会秘书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说,一名高校教师,从事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评上高级职称特别是教授,是其人生的终极目标。可以说,职称与个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学术声望甚至是在社会上的话语权等,都是息息相关的。

      据悉,许多高校目前都实行岗位津贴制,数目多少,主要是依据教师的职称而确定的。天津师范大学规定,教授的岗位津贴是2.8万元到5万元;副教授的岗位津贴是1.8万元到2.4万元;讲师的岗位津贴为一万元左右;而助教的岗位津贴只有几千元。

      一些采访对象告诉记者,有了高级职称,对于高校教师来讲,活动的范围就自然会扩大,可以做公司的独立董事、社会团体的顾问、政府部门的决策参谋等社会兼职工作,也就有了社会号召力。连记者采访找专家,一般都要找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一名高校的助教,是很难有社会话语权的,尽管有时,他对某个问题的研究,可能比教授还要更深刻。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