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经济

阳澄湖大闸蟹假蟹先行 假蟹最少为真蟹5倍  

发布日期: 2007-09-14 09:05来源: 东方网 编辑:肖辉杰

       

    2006年,防伪手段增加“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
     
    2007年,防伪戒指底纹更改颜色

    东方网9月14日报道 如果阳澄湖大闸蟹能开口,它们一定首先抱怨复杂的籍贯证明。

    明天,首批阳澄湖大闸蟹将亮相上海。但在正宗蟹上市之前,真假阳澄湖大闸蟹的问题已开始让消费者困惑———按照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的说法,在规定的统一上市日前,已上市的各类“阳澄湖大闸蟹”,应归入假蟹的范畴。“按照协会估计,仅湖区范围内,假蟹和真蟹的比率至少是5∶1。”相关人士说。

    提前抢滩

    9月13日,阳澄湖大闸蟹统一上市日前两天。易初莲花正大广场店生鲜柜台,98元一只的阳澄湖大闸蟹已开卖。根据包装盒上的标志,生产商为昆山市珍宝大闸蟹养殖场。

    这已不是今年第一起阳澄湖大闸蟹提前贩售事件。9月8日,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接到第一起投诉。该投诉举报一家著名的协会会员单位在广东违规提前售蟹。“去年第一个被举报的也是这一家!”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秘书长沈学兴一脸凝重。

    提前售蟹的公司并不认为自己“售假”。“这些都是真正阳澄湖里出来的大闸蟹,我们只是早卖几天。”在久光百货提前售蟹的御豪行公司负责人说,“这个就跟桃树一样,一棵树上有桃子长得快有桃子长得慢,长得快的就可以上市了啊。”

    但对多数遵守游戏规则的厂商来说,他们无法理解同行用这种手法抢滩市场。“他们从9月初就开始卖。”家乐福等超市阳澄湖大闸蟹供货商林中安说,即使蟹确实在阳澄湖内养成,提前捕捞后把不成熟蟹放回水中,将影响蟹的成活率。

    湖边造假

    和一些商家提前贩售相比,其他产地冒牌行为引起的愤怒,就不局限在行业之内了。

    “每年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事情都防不胜防。”沈学兴说,按照行业协会保守估计,仅阳澄湖养殖水域附近,每年假蟹起码是真蟹的5至10倍,全国的真假蟹比更是在1比10以上。

    为什么假冒?为钱。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举例说,固城湖离阳澄湖车程不超过一个小时,从固城湖拉一卡车蟹到阳澄湖卖,30元/斤至少可以卖到100元/斤,卖蟹人一年的生计都不用愁了。

    “外面人说阳澄湖大闸蟹是青背白肚,现在就有人把池塘里的蟹抓出来放在稀释硫酸里面泡白,拎到湖边卖也叫阳澄湖大闸蟹。”养阳澄湖大闸蟹已有几十年的周明良说。

    假蟹泛滥,湖边吃蟹不仅不能吃到最正宗的蟹,反而最容易上当受骗———因为在湖边,没有食客计较“防伪戒指”,也不会有政府部门来计算捞蟹的IC卡记数。“湖边饭店、市场出来的假蟹最多,你看高速公路阳澄湖下口的服务区,整个市场都是假蟹。”林中安说。

    打假困局

    为了帮助消费者辨别真蟹,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和政府已经努力多年。2003年在蟹壳上用激光雕刻“金印”,2004年给螃蟹佩戴“戒指”,前年起,阳澄湖大闸蟹首次使用“防伪戒指”,可以通过短信查询蟹的编号辨别真伪,并首次有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

    另外,每年每个蟹农和企业养多少蟹,有关部门就分发一个记数IC卡,出售一次刷一次,有卡才发“戒指”。

    但问题并没有解决。由于执行不力,农户不主动刷新出货数据,大量“戒指”流入假蟹市场,去年阳澄湖周边出现1元一个的真戒指出售。甚至还有财大气粗的企业甩开认证系统,搞了自己的戒指和防伪查询系统,除了短信发送号码不同,其他和真戒指无异。

    “这些治理起来我们也感到头疼。”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丁晓宁无奈地表示。阳澄湖大闸蟹地理保护办公室下设有专门的打假办,但打假涉及质监、农林局、渔政等各个相关部门,平时打假办只是松散的部门,而且造假售假者往往钻的就是行政的漏洞。

    丁晓宁解释说,对于造假售假的企业或个人,一般将分级处理:不遵守统一上市时间的将罚款;如果屡劝不改则交质检等执法部门按法律规定处理;如果还涉嫌伪造防伪标志,则交司法机关处理。“去年,打假办就处理了两起重大造假案件,各罚50多万元人民币。”

    传统的行业打假、行政打假之外,科学打假也是可行的未来之路。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研究所已经开始新课题的研究,希望通过建立一套化学分析系统,通过分析蟹的成分来辨别阳澄湖大闸蟹的真伪。让大闸蟹自己开口说话,或许这就是辨别真假阳澄湖大闸蟹最后的希望。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