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山亭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展现山城新魅力

2016-06-23 10:29:00来源:枣庄日报作者:梁鸿雁

如何做好城市管理“精细化”,山亭区从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入手,与所有商铺、单位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城管、公安、交运、药监、市场监管等单位选派了“网格督导员”。

  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启动以来,山亭区提出了“不搞运动,不走过场,凝心聚力抓整改,倒排进度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把创卫作为加快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一项重大工程,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干群齐上阵,全民总动员,创卫不断掀起新高潮。

  为城市添彩增色

  5月15日,安居小区经过几个月的连续改造,坑洼不平的道路已经铺上了沥青,道路旁栽植了冬青等绿化苗木,为居民安装了燃气、暖气管道,墙壁内外粉刷一新,路面打扫得十分干净整洁,“脏乱差”的旧貌彻底得到改变。

  借助卫生城市创建“东风”,山亭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积极添置“城市家具”。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专门制定了《城市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方案》,对紫薇社区、安居小区、柴林小区、财富广场小区、山亭农村大集、新城农贸市场、城区公共厕所等逐一对照进行升级改造。自创卫以来,先后完成紫薇社区、安居小区等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提升改造12处,城区新增保洁道路20.5万平方米,新增保洁公厕5座,铺设改造城区热力、燃气、雨污管网21.2公里。累计购置密闭式垃圾运输车24辆、小型勾臂车28辆,配备垃圾箱(桶)3.4万个、保洁员1555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率先在全市通过省级全覆盖认定。

  为让市民出行便捷、生活舒心,把市政道路存在的“眨眼石”进行了全面清除,对松动、破损、残缺的地砖“陷阱”进行了修补,完善了道路标识,添栽了人行道树木。去年以来,共实施13家单位庭院和7个居民小区绿化美化,完成4条道路绿化和10条道路补植,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建设城区干道节点游园9处、停车位696个,为城市环境增添了亮色。

  行动自觉成为风景线

  5月18日,在山亭区太清湖南侧,来自全区爱卫会成员单位的50多名志愿者,向过往市民宣传消除“四害”和“健康山东”知识,发放宣传资料,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健康教育知识和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当天,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

  动员更多的普通市民参与到创卫中来。在社区,经常性地开展“健康社区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活动;在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卫生城”活动;在厂企、车站、商场、宾馆、饭店等处显要位置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栏,以健康、生动、丰富的宣传内容引导和规范市民行为。

  “作为普通市民,在创建卫生城市上,虽然干不了什么大事,但做好门前三包、不乱丢乱放,俺认为就是最大的支持。”香港街百合裤业店主周振丽如是说。

  人人争当创卫志愿者,不光在4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及“清洁家园、除害防病、助力创卫”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等时间节点,平时在山亭城区也可看到市民保护环境的身影,道路上、公园内普通市民主动捡拾垃圾、清除牛皮癣的行动正在形成自觉。

  “精细化”管理带来新提升

  山亭区创卫办工作人员贾方团和安志超,每天都要对各网点进行巡查,边记录边拍照。“我们每天将检查结果汇总上报指挥部,把问题反馈到各责任单位、由网格员具体督办。”贾方团介绍到,下次实地巡查时将重点察看问题是否处理。

  创卫要见成效,贵在责任,重在落实,就是要将工作细化到每个人身上。以街道为基础,以社区为单元,把建成区内的24个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22条道路、19个居民小区、3个农贸市场划分成了30个网格,由42名县级干部具体帮包,同时明确了网格责任单位和具体网格员,逐项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实现了创卫工作网格化、无缝式管理,让问题在一线解决。

  “山亭农贸市场内,厕所气味大、水冲设施损坏,群众意见较多。”这是前不久创卫巡视员发现的问题,当即反馈给了网格帮包领导。网格帮包领导迅速召集责任单位现场办公,研究整改办法。当天就联系到了施工队对厕所实施改造,网格员每天现场跟踪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不到一周时间,宽敞洁净的高标准水冲公厕就呈现在人们面前。截至目前,创卫工作共巡查发现问题876条,收到回复839条,经核查办结630条,办结率75%。

  如何做好城市管理“精细化”,山亭区从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入手,与所有商铺、单位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城管、公安、交运、药监、市场监管等单位选派了“网格督导员”。通过“网格督导员”联合执法重点整治“八乱”现象,清除非法小广告2万余处,拆除违法建筑、乱搭乱建46处、4300平方米,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4份,整改措施90余条。

  如今的山亭,人们正在见证着城市细微却让人喜悦的变化,楼道里,缠绕多时的“蜘蛛网”已不复存在,墙面整洁干净;小巷口臭气难闻的垃圾堆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垃圾桶;农贸市场里,占道经营越来越少,秩序井然……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张乔阳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zdz@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