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涵洞撒落石子无人清 过往行人频遭暗算

2016-03-09 10:51:00来源:枣庄晚报作者:姚付林

究竟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石子当道,据居民介绍,铁路方面施工人员干完活之后,并没有将涵洞路面上的石子清理掉。据他介绍,从下午6点半到6日早上,几十位在此经过的市民摔倒,罪魁就是涵洞里面的这些碎石子。

  晚报讯 (记者 姚付林 摄影报道)3月5日,从下午到早上,有几十人在滕州市荆河桥南的铁路涵洞里摔倒,就连步行者也有不少在这里崴脚的,究其原因,是铁路方面施工改造,将铁路上的石子和石块落到涵洞道路上,由于涵洞内漆黑,过路者经过时毫无防范,非常容易中招。从当天下午6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行人出事率达90%,路过市民不禁疑问:留下了害人的“茬”,不应该处理完再收工吗?

  走着走着 脚崴了

  据介绍,王女士是涵洞旁边居民区的居民,下午6点半,她步行经过涵洞,手里还拿着刚刚买回来的菜,走到涵洞不到三分之一的位置的时候,她的脚一下子踩在了几块碎石上,她本能地跳出了一步,没想到,前面的石子更多,王女士的脚崴了一下,动弹不得,待到打开手机仔细观察路况的时候,王女士才发现,道路上有很多石子。“6点半的时间点,桥洞下面视线很不好,只能看到洞口处的光亮,以前下班都是走这里,所以也没有什么提防,大踏步往前走的时候,就被这些堆在路上的石子给害了。脚崴了之后,疼得不得了,后来我给我对象打电话,他过来扶着我回的家。”王女士说。

  回家后,王女士一肚子气,本想要去铁路上找人评评理,由于脚疼,她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此念头。

  路面石子无人清理

  据附近一居民介绍,5日下午4点左右,他看到涵洞洞口有人“把守”,工作人员拦住路过的车辆和行人,说前面正在施工,有石子从上面掉下来,提醒路人绕道而行。“下午我经过的时候,就听到有很多石子从上面掉下来,安全起见,我就顺着铁道下面的小道往北走了。”该居民说道。

  6日上午7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涵洞里面石子已经被过往电动车和行人“带”得到处都是,五分钟的时间里,有四五辆电动车经过,凡是经过的电动车,无不因散落的石子而四处摇晃,有的电动车由于速度过快,遇到这种路况便一下子摔倒。

  究竟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石子当道,据居民介绍,铁路方面施工人员干完活之后,并没有将涵洞路面上的石子清理掉。

  “人去楼空”难找责任人

  在涵洞口处居住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说,5日下午6点半左右,施工人员就下班了,留下凌乱的石子在路上便不管不问。“走了之后,现场没有任何安全警示措施,更不要说安排专人在现场守候了。”该居民说道。

  据他介绍,从下午6点半到6日早上,几十位在此经过的市民摔倒,罪魁就是涵洞里面的这些碎石子。

  “步行的会崴脚,骑电动车的车辆打滑摔倒,凡是经过的,或多或少都会有惊险的一幕发生,而这一个个的险情,都源于施工方责任心的缺失。”路过的李先生说道。

  上午10点,记者再次赶到该涵洞发现,涵洞里面仍然很黑,进去之后要适应几秒钟才能勉强看清楚路面,而路面上的石子依然存在,唯一不同的是,石子散布的面积更大了。随后,记者拨打了铁路方面的电话,几经周折,还是没有找到负责施工方面的工作人员。“施工的管理方是济南的,我们铁路上不负责,也没有施工方的电话。”工作人员说道。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张乔阳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zdz@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