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灾区村民给李玉伟和刘向东敬献的哈达和锦旗
大众网枣庄4月28日讯 2010年4月,当得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两名滕州籍老兵千里驰援,赶赴灾区玉树救灾;2011年4月,这两名老兵再次赶往玉树,这次,他们带去了书包等学习用品,这是他们对灾区孩子的一片爱心……
他们是李玉伟和刘向东,两个朴实的善国人。李玉伟家住荆河街道西寺院居,今年56岁,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刘向东家住善南街道刘屯村,今年51岁,黝黑的皮肤诠释了劳动者的本色。李玉伟和刘向东都曾经当过兵,退伍后在家务农。在军队里,他们磨练出铁一般的毅力;在农村,他们勤劳地耕作,踏踏实实过日子。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震情牵动着滕州人民的心。李玉伟和刘向东坐不住了,他们和临沂的战友取得了联系,决定一起去玉树救灾。4月15日,李玉伟和刘向东带着干粮踏上了列车,在火车的轰隆声中,他们的心早已飞到了玉树。“当时,我们啥也没想,就觉得,灾区人民需要帮助,我们就要去搭把手。”他们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经过转车,李玉伟和刘向东于2010年4月18日早晨抵达玉树。到了玉树,他们来不及休息,立刻展开救援工作,搭建帐篷,抢救财产,拆除危房,从车上卸救援物资,还跟随医疗小组到藏民家中送药。“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还时常下雪、下雨、下冰雹。”李玉伟说,“而且,在高原上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鼻子里经常有血块。但是,这些困难我们都克服了,我们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多为灾区人民干点事。”这两个滕州汉子,不顾高原反应,把对灾区人民的满腔深情化作实实在在的劳动。渴急了,他们才抽空喝口瓶装水;饿急了,他们啃口煎饼。几天下来,他们的身体都很难受,特别想喝口热水。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
在玉树,不仅要面对体力的考验,更要时刻面临余震的威胁。李玉伟和刘向东没有刻意记下到底经历了几次余震,他们只记得,当余震来临时,大地的轰隆声、警报声和人们大声提醒同伴的声音响彻耳旁……
无论是身体觉得不适应时,还是大地在余震中颤动时,李玉伟和刘向东都没有动摇过服务灾区的想法。因为,在他们朴实的心里,时刻响着这样一个声音:“这是对生命的救援!”这个声音督促着他们,多干一点,再多干一点。他们淳朴的品质和无私的援助让灾区人民感动不已。2010年4月24日,当他们要离开玉树的时候,心里带着对玉树人民的不舍,他们和临沂的战友约定,一年后要一起重返玉树。
2011年4月,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李玉伟和刘向东早早地收拾好简单的行囊。4月11日,他们和临沂的战友带着书包等学习用品,再次赶往玉树,把山东老兵的爱心带给灾区的孩子们。玉树人民再次被他们的深情厚谊所感动,为他们献上锦旗和洁白的哈达。李玉伟和刘向东小心翼翼地把锦旗和哈达收藏好,因为,它们代表了玉树人民对善国人民最诚挚的感谢。
尽管家人都很支持他们,但是,亲友中也有不少人对他们的行为感到诧异。面对一些人的不理解,李玉伟和刘向东总是这样说:“天灾无情,假设我们自己遇到了这样的灾难,心里该有多么期盼能有人搭把手,把人扶起来,把家建起来。玉树人民就是这样的心情,我们理应去搭把手!我们曾经是士兵,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时期,人民遭受自然灾难,我们愿为祖国人民鞠躬尽瘁!”(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