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枣庄6月22日讯 盛夏时节,记者在枣庄采访,发现枣庄变得越来越好看、越文明了!更让人感动的是,枣庄市民的文明意识强烈,他们说:“城市文明,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自己要办好!” 提起市中区铁西小区马北义等10位老党员组成的治安联防队,周围的居民赞不绝口。“马大爷他们太让人尊敬了,带着自己买的强光手电,长年为我们站岗放哨。有了他们,我们白天晚上放心多了。”一位居民感动地说。 一位老大姐指着马北义住的楼楼顶的“风雨灯”说,那是马大爷5年前自己花钱买的,每天都通宵亮着,照亮了周围几个楼道。有了它,贼再也不敢来了。换灯泡、交电费,马大爷都不让居民公摊,光这就花了他好几千元。 据居委会干部介绍,铁西小区有居民3000多户,道路四通八达,治安难度很大,一度成了“盗窃多发区”,有了马北义带领的联防队,这个小区成了“安全区”。 党员治安联防队,还为居民干了许多义务活儿。记者去采访时,小区刚栽了11棵广玉兰树,马北义带着联防队员找来竹竿,正为小树“撑腰”。“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能为邻居们做些事,心里高兴!”他说。 据统计,在枣庄五区一市的城区居民中,像马北义这样的志愿者已达11.3万人,占城区总人口的8.6%,创建文明城市已成为枣庄的全民行动。 对青少年的文明教育和习惯养成,枣庄也可谓独具匠心。他们创造出榜样示范、社团育人、习惯养成、班级民主、志愿服务、德育生活化等6种模式,在去年10月枣庄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现场会上,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可。 在枣庄十五中,副校长武杰递给记者一本名为《锻造品格》的学生成长手册,他告诉记者:“这本书涵盖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常规等16个方面的内容,是学生的德育作业。通过它,学生可以养成至少10种文明习惯。” 在枣庄十六中,师生们借鉴大学的做法,成立了50多个学生社团,每个学生社团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校长王恒连说,这一育人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学生们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三年来,该中学升入大学的人数逐年增加;师生们有40多项小发明在省市科研、教育部门获奖;目前,学生们正在筹办第三届学生社团文化节,有文艺演出、科研小发明展等。 枣庄市民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热度之高、广度之大,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功不可没。他们多次召开“高层决策会”,落实责任、量化考核、改进宣传形式,为这座资源转型城市实现城市文明大跨越打造了坚实基础。 枣庄市中区有个碧波荡漾、花红树绿的东湖公园,是市民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的中心,这里的3000多棵树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养。尤其让人瞩目的是,市中区主要领导每人都实名认养了一棵珍贵树木,为市民护树护绿作了示范。 枣庄市文明办的同志说,为了推进城市文明,五区一市的主次干道都被列入了“干部护绿责任制”,从区市领导到一般干部,从区直部门到乡镇街道,都包路包段,清除垃圾、修平路面、补树补草、亮化街道,让枣庄始终保持洁净、美丽的“面孔”。 “创建文明城市,光有软件不行,还必须有城建这个硬件,才能内外齐秀,比翼齐飞。”枣庄市相关领导说。 为此,他们吹响了软硬文明集结号。去年,仅滕州这个县级市就开工城建项目155个,竣工76个;新建、改建、打通30条城市道路,城区道路总里程已达449公里,城市公交线路发展到38条;改扩建城区学校19处、幼儿园56所;完成了7个老旧城区升级改造、8个“棚户区”改造……(岳增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