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枣庄7月9日讯(记者 岳增群 张环泽 滕敦斋)7月8日,枣庄薛城区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抢险救援进入第三天,被困的28名矿工仍然没有任何消息。目前,井下仍有3处火点,距离被困人员所在区域最近有60米,事故救援艰难进行。 “不救出工友,我们不会回家” 中午12时左右,记者赶到防备煤矿主井口,正赶上救护队员交接班。只见由18名救护队员组成的两个救护小组,装备齐整,有序走进井口的升降罐笼。一分钟后,他们便下到200米深的井下,直接进入抢险地点。 枣庄矿业集团救护大队党委书记刘广艾告诉记者:“接到集团支援薛城防备煤矿的命令后,我们召开了紧急动员会,提出‘地方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全队300多人,每72人为一中队,轮流到防备煤矿参加抢险。每个中队分成8个小组,4小时一轮换,每次向井下派两个小组,在井下轮番战斗,争取早一分钟进入被困矿工区域,把人救出来。” 记者看到,下井记录簿上,登记着每次下井人员的姓名和上下井时间。负责这项工作的煤矿工作人员介绍说,下井抢险人员每隔4小时轮换一次,人员一直保持在50人以上。其中,救护人员两个小组,每组9人;防备煤矿的干部和技术工人30多人。救护人员负责探险,伺机救人;防备煤矿的干部和技术工人负责喷水、灭火,清理矸石,扶棚,处理冒顶,疏通救人通道。 正在井口等待下井参加救援的防备煤矿采煤工区一位姓辛的区长告诉记者,枣矿集团的救护队员非常勇敢,不论是灭火还是处理冒顶,他们都是冒着高温打头阵,先为我们测量里面有害气体是否超标,再测量温度是否适合我们维修巷道。确认安全后,再让我们到前面喷水、灭火,扶棚、穿邦,处理冒顶。我们与救护队员就是这样紧密配合,你探险、我扶棚,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 这位辛区长说,火灾发生后,我正在家里休班,听到消息,立即从家里赶来参加解救被困的工友。像我一样,从家里主动赶到矿上参加救火救人的工友有100多人。我已经在这里两天两夜了,不救出被困工友,我们都不会回家。 一道道命令从这里发出 在防备煤矿,记者看到,这个矿的调度室已经成为“7·6”火灾事故抢险指挥部。担任省市联合指挥部副指挥的枣庄矿业集团董事长江卫,不时给前来汇报、请示的救护人员下达着任务。 下午一点半左右,江卫走到挂在墙上的《防备煤矿二层煤采掘平面图》前,问调度人员:“现在,井下抢险最前线的一氧化碳含量有多少?温度有多高?”“一氧化碳2400ppm,温度53摄氏度。”调度人员立即回答。此时,一位青年人一步跨进指挥部,来到江卫面前说:“江总,我来报到,一切听你指挥!”江卫走到挂在墙上的《采掘平面图》前,指着火灾点右前方的运输大巷说:“这里是通往被困人员的通道,目前仍然没有打通,救护队员还不能过去救人,你带人下去后还是降温、灭火,争取尽快打通这条生命通道。” 下午两点,长途奔波而来的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的5名专家走进指挥部。江卫立即拿出井下图纸,向专家们介绍情况,请他们给井下救援把脉问诊,为尽快打通运输巷提出科学方案。 下午四点半,济宁市一家专业灭火队,带着专业设备和专用灭火剂,紧急赶到防备煤矿指挥部。在这里,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任务,下井灭火。 指挥部里昼夜紧张而忙碌,一个个方案在这里制定,一道道命令在这里发出…… 让一线救援人员吃好睡好 在抢险救援紧张有序进行的同时,各项保障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 上午,记者在防备煤矿现场看到,从枣庄市各地调来的20多辆救护车停在离井口不到20米的地方。设在井口的临时救护室里,摆着8个氧气瓶、6张救护床,心电图机、插管机、氧气袋及各类抢救器物一应俱全。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的杨院长告诉记者,今天仅我们医院就来了16名医护人员,分成6个急救小组,随时准备救护。 据了解,从事故发生到现在,枣庄市各家医院均成立了应急救护小组,每天轮流到防备煤矿值班,随时准备抢救从井下救上来的被困人员。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井下上来的抢险救护人员(左图),立即走进澡堂洗上热水澡,然后到专门开设的餐厅,吃上可口的饭菜。生活保障组的负责人许大民告诉记者,他们组织专门人员和车辆,购置最放心的蔬菜、肉食,顿顿改变花样,尽量让一线救灾人员吃得满意。他们还腾出有空调的房间,让换班上井的人员休息好,以恢复体力再次下井。 井下情况复杂 救援艰难进行 记者在指挥部了解到,虽然最先发生火灾的两个着火点已经扑灭,但由此引发的巷道次火灾,依然情况不明。救援工作面临着高温、着火以及矿道堵塞等几大问题。特别是防备煤矿井下煤质属气肥煤,燃点在320摄氏度到380摄氏度之间。经过长时间燃烧,其煤体温度在500摄氏度以上,且聚集了大量的热量。即使在已基本扑灭明火的过火位置,温度仍高达60摄氏度至80摄氏度。这些都给井下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针对这种复杂情况,指挥部不断调整完善抢险方案,整个救援工作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大通风量,二是继续采取通风、喷水等措施降温,三是温度达到救援人员可进入条件时,积极主动进入,尽一切努力向前推进。同时,采取一切措施,在一些主要火点扑灭之后,抓紧修复设备,千方百计向矿井内区域附近送风,为被困矿工创造生存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