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枣庄8月2日讯 薛国,历史上著名的古薛国,其故城张汪镇,是笔者的家乡。不用说,笔者抬笔首先就有了无比的自豪。
薛国故城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标志石刻碑矗立在张汪镇的皇殿岗村村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我们文化大市滕州市也是屈指可数。
笔者生长在张汪镇的皇殿岗村,这里是薛国故城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当年古薛国王宫的所在地。薛国故城周围有高大的城墙,城墙是一个方国都城的标志。根据最新的测绘数据,薛国故城的面积为6.8平方公里,张汪镇境内占有6.56平方公里,占96%。也就是说,张汪镇,是不折不扣的薛国故城所在地。
薛国故城的古城墙以皇殿岗村南部的一部分保存最好。那可是笔者小时候玩打仗的“战场”。站在高高的古城墙上,举目远望,那绝对如唐代诗人杜甫登泰山的感觉,一览众“村”小啊!古薛国遗留至今的古城墙,顶部很宽,其高大坚厚在当时绝对可用“固若金汤”四个字来形容。在笔者幼年的记忆中,城墙顶部被老乡们当作土地耕种,不过都是一些耐旱的如地瓜一类的植物。为了看护这些庄稼,老乡们还在这高高的城墙上搭上个小草棚,这个小小的草棚在这高高的城墙上,可是炎热夏天的“避暑胜地”。因为,城墙高,得风,城墙下感觉不到风,但到了城墙上,风可是呼呼作响。尤其是在这看护庄稼的草棚里,既得风又遮阳,岂不是老百姓的避暑胜地!
印象中,古城墙很结实,用镐头几乎刨不动。据老年人说,这城墙是用“三合土”夯打而成。所谓“三合土”就是由石灰、糯米粥掺合着土夯打而成的,类似今天的水泥墙。我们皇殿岗村的正南没有城门,南边的城门在皇殿岗村的西南部和东南部。我们皇殿岗村的老乡们到城墙外耕种要绕好几里路,这委实是不小的麻烦。当年,也就是文革时期,为了皇殿岗村城外土地的耕种,皇殿岗村的民兵们用自制的炸药,硬是把正南部的城墙炸开了一个缺口。这缺口不但能过地排车,汽车也能通过,委实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路人。当然,如果是现在,炸城墙肯定是破坏文物的行为。
故城里面的土地,相当肥沃。在滕南一带,谁人不知“薛城里”是伸勺子挖粮食的粮仓。说“薛城里”,这是这方土地上的百姓对薛国故城的俗称,说这地方“伸勺子挖粮食”可是对薛国故城土地肥沃的具有文学色彩的巧妙比喻。你想,“伸勺子挖粮食”,这不是粮仓吗?的确,“薛城里”就是这一带的粮仓。印象中,故乡“薛城里”没有干旱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地方不缺地下水,即使老天干旱,这里的地下水也能浇灌这方土地。
说到在此“建国”的先人,那可都是些了不起的历史人物。薛国的首任主人为奚仲,大禹时代的车正,造车始祖。奚仲,是滕州这块热土上的无可争辩的历史人物。其后人至今居住在官桥镇的康留村一带,板上钉钉,有族谱、族碑可查。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孟尝君田氏父子又一次受封,完成了由任姓薛国向田氏薛国的更替和转换,其间“传六十四世,国祚千九百年”(《滕县志·薛世家》)。
关于孟尝君及其薛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著名的《孟尝君列传》就是《史记》里很成功的历史散文。孟尝君叫田文,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庶生子,但他以机警锋利的言谈博得父亲赏识,并由此承袭了其父的爵位,被封于薛。他与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4位王子,都以善于养士用士而名扬天下,史称“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列传》这篇文章我是在读高中时学过的。但遗憾的是,讲课文的时候,老师没有介绍古薛国就在滕州南部张汪一带,本该让我为之自豪的心情,变成了对老师耿耿于怀。还有,读本科的时候,教授古代汉语的老师竟然说古薛国就是薛城区的薛城,就让我心生气愤了,气愤这个教授是个伪学问人,心想你如此做学问能配“教授”这个称号吗?做学问能如此草率吗?当然,这些心里话我没有说出口。当时我还想,这位老先生,肯定连著名的电影、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也没有看过,倘若看过,他不会不知道现在的薛城区就是当年铁道游击队神出鬼没打鬼子的临城,而临城和古薛城相距二十余里呢。
著名的《战国策》里也有孟尝君的记载,那就是著名的《冯谖客孟尝君》。就是这篇历史文章,把孟尝君养士的故事写得有声有色。《孟尝君列传》与《冯谖客孟尝君》,让薛国故城张汪镇这块热土有了不少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如“毛遂自荐”、“鸡鸣狗盗”、“脱颖而出”,“焚券市义”,等等。翻翻历史文献,孟尝君应该是滕州地面上唯一在司马迁《史记》中单独有“列传”的古代名人。他招贤纳士、礼贤优士、平等待人的开放胸襟,和不计人短、善纳谏言、用人所长的人才观,还有他的外交能力,以至使小薛于大国夹缝中卓然而立,大有兴盛富强之势,这些事实是无可否定的。
我一直深信不疑,大史学家司马迁应该来过滕到过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来滕来薛考察过,采风过。我回家乡皇殿岗村的时候,就会到田野里走走,抓起一把泥土,我想竭力闻出2000多年前的史学家留有的特殊气息。是的,站在田野里,面对高大坚固的古城墙,我想了很多很多,但归根结底,作为生活在古薛这块热土上的后人,我感谢司马迁等古代的史学家,是他们让古薛——我的家乡张汪镇,在中华民族的青史上留名!(渠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