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枣庄8月4日讯 (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孙德玉)近5年,枣庄市峄城区民生投入累计达17.2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57.8%。记者采访发现,当地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医院、敬老院。 峄城区委书记孙欣亮认为:一要大力发展经济,二要高度关注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让老人安度幸福晚年 68岁的五保老人孙中伦,5月23日迁入檀山街道敬老院,现在已习惯了敬老院的生活:5点多起床,爬爬院后的裴山,耍耍健身器材;洗漱完毕,去食堂吃早饭;白天跟大伙儿打牌下象棋,晚饭后就在房间里看看电视。 7月4日,拿出自己入院的“满月照”,孙中伦说:这里比在家享福多了,胖了,也白了。 2008年6月,投资500多万元的檀山敬老院投入使用,被评为“国家一级模范敬老院”,99位五保老人在此安享晚年。这里娱乐室、健身室、医务室配套齐全,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吊扇。院长颜景秀告诉记者,为了适应老人口味,养老院里鸡鱼肉蛋,每月调剂着吃。 目前,峄城以改造、扩建为主的养老院“二次创业”已经结束,投资5000余万元使得全区7处乡镇敬老院焕然一新,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目前,全区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96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2%。765名有生产能力、不愿入院的五保老人,政府每人每年发给1400元,在村里分散供养。 不独五保老人,峄城老人都享有更多“阳光”。对全区70岁以上老年人,峄城全额免除其参加新农合的费用,总计免除46.9万元。对60至69岁老年人,减免其一半参合费用,总计48.6万元;区里每年还向900多名90岁以上长寿老人,发放健康补贴50余万元。 让农民看病方便省钱 家住阴平镇东楼村的5岁女孩赵怡宁感冒了。7月3日上午,妈妈抱着她步行8分钟,来到陈楼卫生室。医生给她开了头孢呋辛等针剂,还有一盒退烧药。吊针注射完,赵怡宁开始退烧。医生在微机上很快算出费用:药费总计18元,新农合报销8.6元,自己负担9.4元。 陈楼卫生室负责人、乡医王明义告诉记者,卫生室所有药品都是国家规定的基本目录药品,“零差价”销售。 记者看到,陈楼卫生室共有5大间,约150平方米,治疗室、输液室、诊断室、处置室、观察室、药房“六室”分开,并配有饮水机、彩电、空调等设施。王明义和另外3名医生负责为周边的东楼、陈楼、张庄3个村3540名村民服务,村民来就医步行均不到10分钟。除了看病,卫生室还承担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孕产妇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 峄城区卫生局局长许洪利告诉记者,2008至2010年间,峄城投资1635万元,共建设这样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34所。区财政每年拨款500万元,用于乡医补助。目前,峄城29.7万农民加入新农合,去年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3000多万元。对于癌症等大病患者,新农合封顶报销10万元后,民政、慈善等部门还可再给予“二次救助”。 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近日,记者在榴园镇城郊中学看到,全校12个班都安装了多媒体、柜式空调,配备了语音室、微机室、综合实践室等28个教学功能室。图书室内,各种图书琳琅满目,总计逾2万册,生均图书50余册。 去年,作为全省贫困县的峄城,在枣庄率先创建“省教育工作示范县”,让全区60所中小学校建设标准都达到或超过城郊中学。去年6月,峄城区教师工资实行城乡统筹,2400余名乡村教师同城里教师一个标准,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平均工资全市最高。 今年,峄城又投资1.1亿元,进行校园规范化建设,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功能楼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