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新闻

弃婴反哺盲父 滕州女孩带着盲父上大学  

发布日期: 2011-09-16 10:53来源: 编辑:张秋峰

       

        大众网枣庄9月16日讯 9月15日,是山东女子学院2011级新生报到的日子。家长们带着自己的孩子陆陆续续来到学校,不时地叮嘱几句。在报到窗口,一名女生搀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
      【现场】女大学生带着盲父来报到
      记者交谈得知,女孩名叫李金苓,今年20岁,山东滕州人,以517分的成绩考入山东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的本科专业。李金苓身边的老者名叫李长有,今年62岁,自幼双目失明,15岁开始卖艺乞讨,一生未娶。
      “爸,咱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李金苓扶着李长有走到休息处的一长凳前坐下,自己去完成报到手续。“一生未娶,从哪儿冒出的闺女?”有人问。“金苓其实不是我的亲闺女,但是比亲闺女还要亲。”李长有说。
      【回忆】盲人乞丐路边捡到一个女儿
      李长有说,1991年腊月的一天,天空飘着小雪,时年42岁的他乞讨完走在回家的路上。当走到滕州城西一处僻静的地方时,忽然传来一阵哭泣声。李长有顺着哭声走去,走了20多米,他感觉脚上碰到了什么,伸手摸去,是一个纸箱子,箱子里铺了几件衣服,箱内的婴儿手脚已被冻得冰凉。李长有将婴儿抱起,婴儿立即停止了哭泣。
      李长有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这个婴儿带回家,抚养她成人。李长有说,虽然他知道他连自己都有可能养不活,但从抱起这个婴儿的那一刻起,他心里就有了打算:只要有一口饭,也要喂活这个孩子。为了这个决定,李长有艰难付出了20年。
      【艰辛】为让女儿上学,他不惜倾家荡产
      2000年,李长有和李金苓迎来了他们父女俩最困难的一年,这一年,已满8岁的李金苓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年100多元的学费足以让靠卖艺乞讨为生的李长有倾其所有。然而,听到小金苓渴望读书的声音,李长有横下心拿定了主意: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就算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去上学。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长有出门更早、回家更晚,希望能多讨点钱。“爸爸,我也跟你去讨饭。”小金苓长大了,红着眼睛对爸爸说。李长有不想让女儿从小留下阴影,只好撒谎:“不行,你会给我添麻烦的。”他只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跟别的孩子一样的生活。
      【誓言】“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到大学去”
      有书读的小金苓非常争气,一抱到书本就如同痴迷一般不肯离手。她知道,报答父亲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读书。高考前夕,住校的李金苓高烧不退,她咬着牙坚持走上了考场。高考结束,得知女儿带病上考场的消息后,李长有抚着她的头发,哭了。
      8月份,李金苓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平时挺开朗的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心里反复考虑着一件事:她独自求学,父亲的生活便无人照料。
      “爸,你跟我一起上大学吧,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到大学去!”李金苓坚定地说。就这样,她怀揣着500元钱,带着双目失明的父亲从老家滕州来到了济南。
      李长有父女俩的事迹被济南一家企业得知后,该企业为李长有租赁了长清乐天小区的一套两室住宅,租期为4年,一直到李金苓大学毕业。山东女子学院党委副书记宿建沛也表示,学校将接过社会爱心传递的接力棒,在学习、生活、经济上给予李金苓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她能够安心、健康的成长。目前,李金苓已经领到学校免费提供的被褥、军训服,即将开始她的大学生活。
      【相关链接】盲父李长有“感动山东”
      “贫穷、艰难、孤独,他在行乞路上义不容辞的托起一个飘零的生命,从此注定了平淡一生也绚烂一生。他的世界一片黑暗,但有一种光明却照亮了我们的灵魂。”盲人李长有的爱心义举催人泪下,荡涤人心,堪称和谐社会的楷模。2007年1月,李长有当选为“2006年感动山东十大人物”。
      此外,李长有还被评为枣庄市道德模范、滕州市“善国之星”,2009年还入选“中国好人榜”。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