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胆固醇管理应因人而异

    2013-05-22 10:56:00作者: 孔瑶瑶来源:北京晨报

5月18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的第三届“5·18血管健康日”举行。包括高血压、吸烟、超重、年龄(男大于等于45岁,女大于等于55岁)以及血管病家族史等人群 

    原标题:胆固醇管理应因人而异

  5月18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的第三届“5·18血管健康日”举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表示,之所以将5月18日定为“血管健康日”是因为一个正常人血清中的胆固醇边缘值是5.18。今年的“血管健康日”主题为控制胆固醇,心中有“数”。这个“数”就是不同危险人群的胆固醇控制目标。与会专家呼吁,心脑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其中控制胆固醇是关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医师叶平教授表示,如今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但是对胆固醇对心脑血管的影响并不了解,且并未加以重视。叶教授介绍,人体内的胆固醇有“好坏”之分,所谓的“好”胆固醇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其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坏”胆固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它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或脑中风,危及患者生命。

  叶教授指出,人体内的胆固醇1/3来源于摄入的食物,2/3由人体自身合成,“这也正是为何有些素食者也会出现高血脂的原因。”

  据专家介绍,近30年来,欧美国家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降低趋势,而我国却在上升,其中,公众对胆固醇水平的忽视是很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医院和体检机构使用的血脂检验报告单均以正常人标准值为参考值,但这种“一刀切”的参考范围让很多心血管高危人群误以为自己血脂水平正常,延误就医时机。

  胡大一教授介绍,不同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程度不同,单纯看化验单结果是不够的。他表示,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赤橙黄绿”进行危险分层,综合判断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主任刘梅林教授指出,患者的整体心血管危险越高,LDL胆固醇水平就必须降得更低。而降低LDL胆固醇首先要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着手。当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仍未能改善胆固醇水平时,应考虑接受药物治疗。

  晨报记者 孔瑶瑶

  血脂危险分层及相应的胆固醇控制目标

  疾病类型

  LDL-C目标值

  极高危人群

  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曾做过介入或搭桥手术、诊断冠心病和糖尿病的人群

  <2.07mmol/l(80mg/dl)

  高危人群

  包括稳定性冠心病、缺血性中风、诊断为糖尿病的人群

  <  高危人群

  包括稳定性冠心病、缺血性中风、诊断为糖尿病的人群

  <2.59mmol/l(100mg/dl)

  中危人群

  包括高血压、吸烟、超重、年龄(男大于等于45岁,女大于等于55岁)以及血管病家族史等人群

  <  中危人群

  包括高血压、吸烟、超重、年龄(男大于等于45岁,女大于等于55岁)以及血管病家族史等人群

  <3.37mmol/l(130mg/dl)

  低危人群

  处于安全地带的正常人群

  <  低危人群

  处于安全地带的正常人群

  <4.14mmol/l(160mg/dl)

责任编辑:韩连阔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