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医疗广告监管需前移

    2013-05-24 08:42:00作者: 佟彤来源:北京晨报

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类似张悟本式的伪医生,一个胶原蛋白的伪概念被爆出。这也提示我们,医疗广告的监管需要战线前移,至少不能把健康教育的权利全部让给产品营销者。这也提示我们,医疗广告的监管需要战线前移,至少不能把健康教育的权利全部让给产品营销者。

    原标题:医疗广告监管需前移

  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类似张悟本式的伪医生,一个胶原蛋白的伪概念被爆出。这也提示我们,医疗广告的监管需要战线前移,至少不能把健康教育的权利全部让给产品营销者。

  日前,微博认证为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的“烧伤超人阿宝”,质疑口服胶原蛋白时称,所有口服胶原蛋白保健品“全是骗人的”,“吃高价胶原蛋白(肽)美容,无效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有效反而危险,因为里面几乎肯定添加了雌激素……”就此引起人们对热卖一时的胶原蛋白的质疑。事实上,这个观点在胶原蛋白问世之初,就是医生之间的共识,包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急诊女超人”于莺,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都力挺这一观点。

  他们的理由有充分的医学依据:蛋白质经过口服进入肠道内,分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的多肽,不可能吃了胶原蛋白产生的氨基酸,就会定向地去补充胶原,所有蛋白质最后都会分解成氨基酸,不管是从胶原蛋白里来的,还是从鸡蛋里来的,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也就是说,即便你吃的是价格昂贵的 胶原蛋白,但吸收的并不是胶原蛋白,而是氨基酸,不会起到想象中的胶原蛋白的作用。

  这个通俗易懂的观点早有披露,之所以始终没有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原因很简单,专家观点的权威性,科学性,压不过广告的传播效果,这是包括胶原蛋白在内的很多保健品,在贴上科学标签或者偷换概念之后,就能热卖的原因,毕竟受众中了解医学原理的是少数人,而生活在营销概念的“狂轰滥炸”中的,却是绝大多数。

  随着相关部门对医疗广告审核严格性的增加,不断有虚假宣传功效的医疗广告乃至保健产品被拿下,但是,像胶原蛋白这种让受众仰望的新概念却少有涉及,也就是说,卫生部门审核的只是是否符合医疗广告的规矩,而医学概念是否被偷换或者误导,是不是符合医学原理,似乎不在监管权限之内,这是使很多内行人一看就知无效的伪医学概念、伪健康观点能持续很久地在社会上流行,而且直接左右着人们的健康消费,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人原本就不丰富的医学知识,很多还是从广告中得来的,不是专业医生教授的,而是广告营销者灌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类似张悟本式的伪医生,一个胶原蛋白的伪概念被爆出。这也提示我们,医疗广告的监管需要战线前移,至少不能把健康教育的权利全部让给产品营销者。 佟彤

责任编辑:韩连阔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