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时政1

驻枣全国、省人大代表开展年中专题调研  

发布日期: 2012-08-15 10:30来源: 编辑:枣庄大众

       

        大众网枣庄8月15日讯 8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组织驻枣全国、省人大代表,重点就全市加强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情况开展年中专题调研。代表分为两个组,采取“听、看、议”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到滕州市和山亭区实地调研。
        在专题汇报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代表市政府汇报了全市加强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蒋英建作动员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永光主持,省人大代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发改委主任杨建国,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儒良,市政府秘书长朱国伟出席汇报会。
        张术平在汇报中说,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加强组织保障,形成了推进小城镇建设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强大合力。市政府把小城镇建设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为稳增长、扩内需、促转型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发展共识。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全面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市政府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节点,作为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突出抓好小城镇编制规划和功能定位,配套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强化典型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了小城镇建设发展水平。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培育国家重点镇2个、省级中心镇9个;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乡镇4个,5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的9个;小城镇镇区人口73.8万人,为全市50.1%的城镇化率贡献了38.4个百分点。今年6月份,经过积极争取,我市5个镇列入了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动力,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文明建设等五大工程,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632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4.1个百分点。下一步,市政府将以这次驻枣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抓好新城中心城区、各区(市)城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面的建设,努力实现新城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一是突出对省级示范镇、市级试点镇的倾斜和扶持,更好地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二是强化规划引导和投资拉动,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承载和集聚功能。三是强力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更好地放大改革效应。四是加大组织领导和考核激励力度,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就本次调研活动,蒋英建要求,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这次专题调研活动的重要性,通过调研,进一步摸清我市加强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情况,了解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推进我市建设具有枣庄特色的现代化城镇体系的步伐,也为中央和省委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深入的作风开展调研,结束后要认真撰写调研报告,确保这次专题调研活动取得实效。
        调研活动中,驻枣全国、省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到微山湖古镇项目建设拆迁现场、级索镇幸福城社区建设现场、洪绪镇龙庄社区建设现场,以及山亭区桑村镇民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城头镇小城镇建设现场、TOD产业新城综合开发项目现场实地查看,并分别听取了滕州市、山亭区政府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代表们对近年来滕州市和山亭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特别是在加强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代表们还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建议,要求滕州市和山亭区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加大投入、精心规划,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再上新台阶。 

        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玲参加了在山亭的调研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永光陪同了在滕州的调研活动。(孙守生 赵充)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