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蚕丝被乱象被曝光

    2012-12-24 10:48:00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一家家庭作坊的生产者透露,除了少量蚕丝外,被子里其他的填充物是一种俗称涤纶的化纤纤维。

 

  一家家庭作坊的生产者透露,除了少量蚕丝外,被子里其他的填充物是一种俗称涤纶的化纤纤维。 (央视视频截图)

  化纤冒充蚕丝、掺杂回收织物、剪掉标称信息……“真假蚕丝被”遭曝光  标榜“100%天然蚕丝,轻柔蓬松、贴身保暖”的蚕丝被,经权威部门检测,蚕丝含量连30%都不到;用短蚕丝冒充长蚕丝,用化纤冒充蚕丝,甚至掺杂不少回收制品及其再加工产品;商家在销售过程中,有的在蚕丝被的填充成分和含量信息上标注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有的则采取不标注厂家信息的方式逃避责任,使得购买了这些假冒蚕丝被的消费者难以维权……昨天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近日在全国多个城市热卖的蚕丝被行业生产、加工、销售中的猫腻。

  文/记者刘冉冉

  200多元蚕丝被:仅开口处有少量桑蚕丝

  消费者于女士在网上花200多元邮购了一条蚕丝被,但取出部分被子里的填充物用打火机点燃一试,却发现自己花了冤枉钱。她对被子的多个部位进行检验后,发现整条被子只有被套拉链开口处的少量填充物燃烧后呈灰状,被验证为蚕丝,而其他部位的填充物燃烧后不仅有疙瘩状,还有刺鼻的味道,显然不是蚕丝。在于女士购买蚕丝被的购物网站,经营蚕丝被的店铺多达21000多家,价格从100元左右到5000元左右不等,而绝大多数的蚕丝被网店都宣称销售的是“100%桑蚕丝”的蚕丝被。

  然而,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在蚕丝被的生产集中地浙江省桐乡市实地调查后发现,当地许多村子里都有生产蚕丝被的企业和家庭作坊。在一个家庭作坊,生产者指着和于女士网购的蚕丝被相差无几的被子透露,除了少量蚕丝外,被子里其他的填充物是一种俗称涤纶的化纤纤维,而这种被子叫做“化纤被”:“蚕丝只在开口处有一点点……里面的是化纤。”

  生产者表示,口子只敢开一点点,因为太大了容易暴露里面的化纤成分。

  一种被两个身份:100%蚕丝被七成是涤纶

  在当地一家丝绵厂的一间屋子里,几名工作人员坐在3台电脑前。经过记者再三询问,工作人员透露,这其实是几家销售本厂蚕丝被的网店。

  更为蹊跷的是,该厂负责人称他们生产批发的是一种叫“凯瑞丝”的礼品蚕丝被,但央视记者却发现,这家企业在网上的网店售卖的却不是“凯瑞丝”蚕丝被,而是一种叫“心语”的蚕丝被。一种蚕丝被竟有两个身份?

  对此,该厂负责人给出了耐人寻味的解释:“凯瑞丝都是走礼品的,网上卖就是心语。”

  在销售“心语”蚕丝被的网店内,不少品种都标有“豪华”、“顶级”蚕丝被的字样,标称蚕丝含量可达到100%,“诚信经营”四个字也放在了网店醒目位置。然而,将该网店内一条标价430元的标称为优等品,即用100%蚕丝填充的豪华顶级蚕丝被,拿到位于北京的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后发现,它其中有将近70%的涤纶成分,桑蚕丝只有30%。

  桑蚕丝只有30%的产品,按相关标准是不能叫桑蚕被的,因为按照2010年2月实施的《蚕丝被》国家标准规定,以蚕丝为主要填充物的被类才可称为蚕丝被,其中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蚕丝含量应为 100%,合格品的蚕丝含量应至少达到50%及以上。

责任编辑:李智勇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