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寿险业低增长或成常态
2013-01-06 09:25:00 来源:中国网
中国保监会近期公布的保险经营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寿险保费收入仅录得1.77%的同比增幅。“受制于经济环境,正经历瓶颈期的2013年保险业不会有太大起色,只是恢复性平稳发展。”1月3日,中国保险学会理事陈秉正教授说。他表示,也许中国寿险业本身就不应发展太快,如此增速未必不是一种常态。 “真"扛"不住了。”一位中型寿险公司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表示,“再拖的话,事情就更复杂,有的险企几乎濒临生存临界点。”这位人士指的是,寿险业可持续增长的烦恼。 中国保监会近期公布的保险经营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寿险保费收入仅录得1.77%的同比增幅。“受制于经济环境,正经历瓶颈期的2013年保险业不会有太大起色,只是恢复性平稳发展。”1月3日,中国保险学会理事陈秉正教授说。他表示,也许中国寿险业本身就不应发展太快,如此增速未必不是一种常态。 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认为,整个保险业当前自上而下都在探索转型,向内涵式增长转型,而转型所涉及到的产品升级、渠道升级、向管理要效率并非简单一蹴而就,转型将是场马拉松。 微增1.77% 除了投资收益“失色”之外,寿险公司还面临“渠道之痛”。2012年,除了银保渠道萎缩、新渠道尚处于起步阶段,以代理人为主渠道的寿险业,即使加大人力投入,仍深陷增员难、留存更难的阴霾。 在国信证券分析师邵子钦看来,代理人渠道效率低下的背后逻辑是,代理人佣金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持续拉大,目前不及社会平均工资的50%。而“利率自由化和人口红利消失”则是导火索。 邵子钦分析,利率自由化使占比80%的储蓄型产品瞬间失去吸引力。同时,由于代理人渠道效率低下,导致佣金收入无法伴随人口红利的消失而上升。 “现在没有谁会拿着工资单去招人增员,因为根本就没有吸引力——代理人的收入十余年来没变化,谈理想又不现实。市况不好,银保渠道又受制于银行,寿险业整个的生态环境都变了。”上述中型寿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说。 如此境况下,刚过去的2012年保险业(截至11月)交出了一份这样的成绩单: 保监会数据显示,前11月保险业保费收入1.42万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8284亿元,同比增长1.77%,财险保费收入4805亿元,同比增15.2%;健康险保费收入为794.6亿元,同比增25%;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为360.6亿元,同比增15.26%。 在前六位的寿险公司中,除平安人寿和新华保险(601336,股吧)的市场份额略有增长之外,其余4家寿险公司均不程度出现下滑。 具体如:平安人寿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3%,市场份额增0.57%至12.88%;新华保险同比增长3.9%,份额微增0.04%至9.97%。 中国人寿前11个月的保费收入2987亿元,同比降0.8%,市场份额由33.70%降1.41%,至32.29%;而太保寿、人保寿、泰康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0.3、0.83、0.85个百分点;分别降至9.53%、6.44%、6.27%。 商业模式存疑 寿险业1.77%的微增背后透露出的是寿险商业模式的无奈。 在邵子钦看来,在人口红利消失和利率自由化背景下,暴露了代理人渠道效率低下的问题,寿险商业模式正受到严峻挑战。在漫长的转型期内,增员难和留存更难将成为常态。 事实上,惟有代理人渠道方能带来高质量的保单;大多时候,寿险两大销售渠道之一的银保渠道是赔本挣“吆喝”。为冲保费规模,保险公司高额支付银行渠道手续费,最多曾高达保费收入的9%。 “尽管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但为了维持期缴保单继续率,以确保在满期给付的情况下,净现金流不受到影响,保险公司不得不维持代理人队伍规模。”邵子钦认为。他解释,这就是保险行业作为周期性行业,在转型周期必须忍受的痛苦,在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成本投入是确定性的,但产出却不明确。 此外,某种程度上,寿险业无疑也成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受害者”。浮动利率使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香饽饽”,令占比逾八成的保险储蓄型产品丧失吸引力。 国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纯保障型传统产品占比由2000年的83%,逐年降至2011年的9.9%;分红险由2000年的占比0.9%增至2011年的80.2%。 “毕竟是商业保险公司,如果只做传统保障型产品,在社会保险意识欠缺的情况下,无从积累保费规模,公司就得去喝"西北风"了。”一位大型寿险公司精算师曾向本报如此倒“苦水”。 事实上,据邵子钦分析,过去10年保险业抓住了固定利率下的结构性发展机遇。在僵化的利率体系下,分红、万能、投连等类理财产品,凭借股市牛市创造了高于3 年期定存的投资收益,在总保费中占比由2000年的3.1%升至2011年的81.1%。但利率自由化改变了这一切。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高于保险分红收益率和万能结算利率,类理财型保单吸引力迅速下降,因此,代理人面临保单难卖的尴尬局面。 中信建投保险分析师缴文超认为保费低迷最根本的原因在经济层面,物价高位运行和高房价因素导致有效购买力下滑,保险产品面临大消费行业同样的问题,即购买力下降导致的需求不足。 不过,转型发展是保险业走出调整期的必由之路。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认为,外部金融环境恶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不振等因素倒逼企业转型的压力越来越大。整个保险业当前自上而下都在探索转型,向内涵式增长转型,而转型所涉及到的产品升级、渠道升级、向管理要效率并非简单一蹴而就,转型将是场马拉松。 不仅如此,金麟还认为,在此过程中存在负面因素,如产品问题可能构成保费中短期增长瓶颈,2013年新单保费可能仍然负增长。“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成为未来保险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表示,“因此,对新技术的把握、基于协同和融合创新的能力,全新甚至是颠覆性商业模式的想象能力将成为关键。” 缴文超认为2013年寿险保险市场难有产品突破和创新,保障型保险会重新得到保险公司的重视。在利率产品纵横的今天,保障型产品受利率冲击比较小,因此2013年会有更多的保险公司将保障型产品推向市场。但是由于保障类产品对销售人员和销售环节要求较高,难以形成规模保费效应,而一些保险公司已经步入给付高峰期,因此维持规模保费增长对于缓解现金流至关重要,因此在销售策略上可能继续维持投资型保险规模保费的策略。
责任编辑:王斯澄
本文相关新闻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