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张术平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要集中精力建设中心城区,加快新城建设,同时,加快旧城改造,完善城区基础配套。什么是大新城?中心城区涵盖哪些范围?8日,市政协常委委员、枣庄市规划局局长李慧,就“大新城”规划发展、中心城区风貌规划等,畅谈了枣庄未来城区规划发展远景。
做大中心城区 大新城是核心落脚点
谈到中心城区的规划定位,李慧说,中心城区是枣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大新城”所涵盖的整个西部城区将是未来中心城区建设的核心区和落脚点。
中心城区未来将是何种面貌?涵盖哪些范围?李慧说,目前已经编制了枣庄市中心城区整体风貌规划研究及形象提升规划,规划研究涉及中心城区范围内,包括薛城、市中、峄城三片城区,东至东环路、南至郯薛路、北至枣曹路、西至薛城大沙河,共计370平方公里(其中含总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40平方公里。
目前,围绕“大新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开展枣庄大新城(三区合一)空间梳理研究,对薛城区、新城区、高新区进行以用地布局与空间整合为主体的研究,落实土地使用、交通格局、生态空间等物质性要素,并指导区域内下一层次规划的研究与编制;编制枣庄市中心城绿道网规划,就中心城区范围内统筹考虑重要城市公园、广场、水岸等公共开敞空间和公共设施空间的建设现状及规划布局,使城市绿道在构筑中心城区的生态与休闲系统,承担城市组团间游览联系、绿化隔离功能,实现与区域绿道便捷联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作为城市慢行系统的空间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城市交通的组织。同时,为统筹中心城区空间资源、公共设施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完善配套,正在加快编制中心城区道路网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布局、新城南部区和两高地区控规、棚户区改造控规、枣庄市中南部工业区城市设计等规划。
大新城打造 “高铁中心商务区”
“所谓‘大新城’,它的范围是西至潘龙河,东至店韩路,北到枣曹路,南至郯薛路,共计130平方公里。”李慧说,大新城格局建设,就是以薛城区、高新区、新城区“三区合一”为契机,强化薛城区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高新区产业集聚能力,提升新城区行政文化商务功能。借助高铁优势,打造“高铁中心商务区”,带动中心城区快速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新城已建成了凤鸣湖公园、龟山公园、矿务局中心医院等项目,目前正在规划并启动建设的项目有:市民中心、枣庄高铁换乘枢纽、龙潭公园、巨山公园、新城高中、妇幼保健院、双子座商业综合楼、高铁中心商务区、新城南部森林公园、珠江快速路等项目。下一步,还将在开通五区BRT快速公交的基础上,建设枣庄新城至滕州的BRT快速公交,形成完善的BRT公交网络。
目前,通过开展枣庄大新城(三区合一)空间梳理研究,进一步梳理和整合中心城区各组团的城市资源,统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三区一体的城市空间平台。特别是京沪高铁的开通和五城区BRT快速公交的开通运营,以及中心城区道路网的完善,强化了新城区的辐射力和集聚力,完善的规划体系,发达的交通网络,配套的公园、山体绿化和行政广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市民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实验小学、实验高中、实验幼儿园、舜天国家购物中心、中央天衢商业综合体等一大批公共配套设施,整个大新城区将成为区域文化、教育、休闲购物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和金融商务中心,将成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最适宜居住的山水之城。
借棚改 重新梳理城市肌理
“作为煤炭工业基地,枣庄老城区配套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欠缺,而通过棚户区改造能够大大弥补这一城市建设短板。”李慧说,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先后做了棚户区更新规划、棚户区改造控制性规划,其中控制性规划中针对城区停车难、入园难等基础设施问题增加了很多配套设施,例如新增停车场、学校、幼儿园等公共配套设施。
李慧告诉记者,枣庄棚户区改造任务繁重,量大面广,从2009年起,借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之机,重新梳理城市肌理和功能分区,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减少出行距离,方便居民服务,增强社区活力。进一步梳理和完善道路功能,增加城区支路,完善城市道路系统。据初步统计,通过棚改规划整治和增加支路73条;设置公共停车场17处,增加车位近4000个;设置公交换乘中心1处。另一方面,努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同步配套一大批学校、医院、健身、商业布局。通过棚改规划,增设小学10所、初中3所,九年制中学1所、托幼12所。另外,通过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区绿化水系,体现山水城市特色,提高居住用地绿地率,降低建筑密度;体现公交优先,将社区与公共交通站点有机结合,公共交通沿城市主要生活性道路延伸至居住社区中心,与居住社区购物中心结合设置公共汽车转换站,方便居民购物和交通换乘。
李慧强调,现在枣庄市正在壮大做优中心城区,推动“三区合一”,构建“大新城”格局,迫切需要实现规划管理的高度统一,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以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甚至给后人留下遗憾。因此,今后的规划管理将更加严格,特别对于侵占绿地、河道、学校等公共设施用地的项目,以及未批先建、无规划手续的项目,要进一步加强巡查,研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及早管控将违法建设消除在萌芽状态。
推进新型城镇化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规划局近年来主要围绕着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导向性,加大资源统筹力度、着力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一主(中心城,含薛城、新城、市中、峄城)一副(滕州市)两组团(台儿庄区、山亭区)”的格局,积极构建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示范镇、中心镇为卫星城和节点,新型农村社区为单元的结构体系,增强中心城区带动力、辐射力。
李慧介绍,下一步在规划编制方面,重点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着力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围绕构建一主一副两组团的城镇发展大框架,强化中心城区规划引领,重点开展城乡统筹规划、大新城空间梳理研究等,加大控规编制与更新力度,开展全市加油加气站布点规划、山亭、台儿庄区燃气、供热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加强光明大道南侧地块等重点地段、道路城市设计,做好山体风貌景观规划、潘龙河等重点河湖水系两侧控制规划,组织开展生态系统如慢行系统、绿道系统研究。同时,全市重点村镇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样板区规划,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依据,2013年年底前完成所有乡镇总体规划的报批,示范镇完成小城镇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这些要点 实实在在
·中心城区是新型城镇化龙头
李慧介绍,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心城是枣庄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新型城镇化的“龙头”。
·中心城区由分散到紧凑转变
重点推动中心城空间形态由分散型组团向紧凑型组团转变,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带动力,将其真正打造成枣庄的政治文化中心,引领未来枣庄的发展方向。
打破审批常规超前服务
在规划审批服务方面,围绕市里确定的重点项目,特别是大新城重点项目、保障性住房、生态小区示范等项目,实行项目帮包服务机制,打破规划审批常规,超前服务,跟踪服务,使项目在前期规划、报审、报建及建设中获得高效率规划服务。
规划方案都要公示
在规划管理方面,完善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机制,加大技术专项审查、专家论证评审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级审查机制;重点就加强中心城区规划管理,严格按照审查决策机制实施项目报批工作,推动项目方案评审规范化标准化;严格执行规划批前和批后公示制度,对各项批准的规划方案均在局政务网站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完善批后监管的制度,实现规划实施的全闭合管理。
·城市系统设计增强中心城区辐射
从城市形象定位与目标、空间结构、城市特征、整体风貌特色、分区城市特色、城市色彩、建筑形态、景观环境等城市系统设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塑造中心城区的城市形象,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村镇管理规划是薄弱环节
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失衡的关键,就枣庄市的城乡发展现状而言,村镇规划管理是薄弱环节,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加快村镇规划编制修编,加大管理力度。
·全市所有乡镇已启动规划修编
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均已启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今年先后组织了台儿庄泥沟镇、涧头集镇总体规划、齐村镇总体规划、陶庄镇、邹坞镇等5个镇总体规划专家评审。10个省、市级示范镇中陶庄、涧头集镇总体规划已经经过专家评审,正在修改完善,其余示范镇的总体规划均在编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