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经济

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开幕 胡锦涛等出席  

发布日期: 2006-11-10 11:36来源: 编辑:曹亮

       

        新华网快讯:第八次全国文代会、第七次全国作代会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贺文代会、作代会召开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文艺界非常关注、全社会十分瞩目的一次文艺盛会。我们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

        上次大会召开五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受到高度重视,取得了丰硕成果。文艺界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出色的艺术劳动,热情歌颂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我国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文艺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艺创作更加积极活跃,文艺队伍更加意气风发,形成了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大会,总结过去,谋划未来,一定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开拓进取百花艳――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五年回眸

    电视剧《玫瑰绽放的年代》剧照。

    杂技《对手顶――东方的天鹅》在国际比赛屡获殊荣。

        2001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五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艺战线创作繁荣、评论活跃、队伍壮大、人才辈出,文学艺术百花园异彩纷呈,文艺生产力发展迅速,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规模扩大,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文学与时代同行——中国作家协会新世纪的五年

        自2001年12月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积极进取,辛勤耕耘,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就。中国作协围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履行 “联络、协调、服务”职能,进一步增强了作协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呈现出创作大繁荣、事业大发展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中国作协积极组织引导广大作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指导文学创作,倡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价值导向。每年“5·23”组织召开文学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座谈会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等重大纪念活动。通过这些学习和活动,把文学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精心组织“百名作家深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等采访采风活动,引导和组织作家深入到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第一线,深入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使广大作家感受时代变化,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尤其是中国作家“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大型采访采风活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人民创造历史的进程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已经成为广大作家的共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