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第一书记专题报道 > 工作简报 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简报第41期
2012-12-05 10:22:00 来源:枣庄市委组织部
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第41期
发展集体经济 激发党建活力 光明路街道东山阴村“第一书记” 葛亮
抓好党建、建强班子,是“第一书记”工作的核心。入村以后,对如何加强村级组织想了不少办法,也分别与老党员、群众代表交换意见,总体感觉缺少一个有效的抓手。为此,“三夏”结束后,在东山阴村流转部分土地,建设了一个体验式农业项目,对基层党建和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实践探索。项目运行四个月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4万元,年内可增收30万元以上,已有200余个城市家庭成为东山阴村的“菜农”,农场每天可接待采摘市民上百人,不仅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开展村级党建提供了良好平台。 “手中无米,唤鸡不来”,加强党建凝聚党员群众,必须和具体的增收项目紧密结合 东山阴村位于市中区最南部,是传统的农业村,现有居民2497人,土地2600亩。从调研情况看,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两弱”:一方面,村民自我发展、持续增收的能力弱,提高收入是当前最为迫切的愿望。东山阴村552户家庭中,冒尖户及富裕户(年收入10万元)仅有46户;一般户占90%以上。由于长期依靠村庄水泥厂务工,大多数村民收入结构单一。加之近年来水泥厂相继停产,数百人失去岗位,增收更加乏力。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凝聚民心、带动致富的能力弱,难以肩负起引领发展的重任。集体经济的薄弱导致现有“两委”成员待遇较低,1000多块钱的工资很难安心工作。特别是随着周边企业的关停,村集体收入由前几年的90万元锐减到不足26万,缺口达到40万元,导致村集体“手头紧”,党建无法开展,村级运转艰难。 我们认为,要想解开这个“扣”,必须在推动发展中寻求突破。第一,加强党建必须创新党建。不少村民甚至部分党员认为基层党组织做的都是虚的,耽误工时、影响收入,不如增加收入来得实惠。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建,只有和一些具体的增收项目联系起来、与党员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持久深入。第二,引领群众必须富裕群众。在具体项目推进中发展经济、在引领发展中加强党建,才能逐步凝聚人心,得到最广泛的群众支持。第三,解决矛盾必须直面矛盾。越是在土地流转、征地补偿等利益集中的地方,群众的利益诉求、基层组织运行的矛盾越能显现。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既能提高村民收入,又能发现党建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增收与党建双赢。
责任编辑:张乔阳
本文相关新闻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