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双千工程”实施以来,市直各“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认真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要求,将“第一书记”任职村作为联系点,落实联系帮包责任,加强调查研究,发挥部门优势,帮助理清思路,为“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市委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将派驻工作纳入各科室任务目标,做到“全室动员、各负其责”。派驻到薛城区陶庄镇皇殿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副书记的两位同志,紧紧围绕村级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全村党员、村民代表、经济带头人、村重点户进行全方位调研,认真梳理发展思路,真正把各级党委的要求、群众想干的事情、当前发展的重点结合起来,深入了解基层情况,科学制定村庄规划。在此基础上,借助我市成为“国家农村改革实验区”的机遇,围绕该村已有的长毛兔养殖、花卉苗木、大棚菜种植等重点,以培植农村土地合作社为重点,从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工作论证、吸引工商资本投入等方面入手,力争在促进农民增收、壮大特色农业上有所作为,实现新突破。积极发挥部门帮包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各级惠农政策,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为村级各项发展注入活力,实现新发展。
市政府办公室:主要领导同志带领党组一班人到帮包村市中区光明路街道东山阴村调研,结合该村实际提出用三年时间实施“三百”工程,即帮助百名村民就业、百个困难户帮扶和百件惠民实事。目前,已经在村居筛选特困户30户,按照办公室每名县级干部包一户,每个科室负责一户,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今后将帮包村作为全体干部自觉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的重要平台,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群众感情,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把党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同时,驻村“第一书记”经过深入调研,结合村居发展实际,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兼顾长远的思路,提出了十项帮扶计划,并以市政府办公室正式文件内部下发并稳妥推进。
市纪委:与峄城区阴平镇斜屋村结成帮包对子,进行对口支援帮助。领导同志带队到斜屋村看望包村“第一书记”,详细了解村情村况,到村里的枣园进行实地调研,针对目前帮包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是千方百计协调和争取资金用于村容村貌的整治(村内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小型广场的建设)和购买大枣烘干设备,为村民改善生活环境和减少经济损失。二是亲自出面协调扶持政策,帮助斜屋村大枣合作社协调贷款,为斜屋村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三是为斜屋村发展出谋划策、绘制蓝图,提出了“围绕枣园做文章,打造枣园生态游”的理念,组织村民到榴园镇北孙庄村学习,聘请专家设计村整体规划,建设“大枣自摘园”、“大枣农家乐”,全力推动大枣旅游业的发展。
市政法委:市委实施“双千工程”,是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联系和服务群众、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双千工程”工作,把帮包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小结,同时明确分管领导定期到村调研督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干部驻村后,有关负责同志到薛城区张范镇北于村进行实地调研,现场了解派驻的“第一书记”李征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实地察看北于村村容村貌、龙鼎花园和乌骨山羊繁育基地,与“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和部分党员干部进行深入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北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和“第一书记”的工作生活状况,听取了大家对村级发展和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
市中小企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以“双千工程”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一是高度重视“第一书记”工作。将“第一书记”工作列入单位重要工作议程,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亲自抓,办公室在工作上、生活上为“第一书记”提供保障。二是密切关注“第一书记”工作动态。每月调度、通报“第一书记”在村工作情况,及时提出建议、意见,帮助其开展工作。三是积极帮助“第一书记”理清工作思路。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局党组全体成员,先后两次到木石镇谷山村走访、座谈,就失地农民保障等民生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谷山村下步发展提出了建议。在市中小企业局的帮助下,派驻滕州市木石镇谷山村“第一书记”高欣,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摸清村级发展优势,帮助村级理清发展思路,起草了《谷山村21012年度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配合联想控股昊达项目征地工作,组织召开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亲自挂帅牵头负责征地附着物清理,将村“两委”干部分成4个工作组,挨家挨户做好动员群众、政策解释等工作,目前已清理400亩,完成总工程量的90%。
枣庄广播电视台:派驻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徐庄村“第一书记”张义在调研中了解到,涧头集镇徐庄村去年成立了龙达蔬菜种植和龙腾蔬菜种植两个合作社,共流转土地面积六百亩,今年第一次种植土豆、甜瓜等农产品,由于缺乏成熟的市场关系,面对丰收在即的土豆、甜瓜,入社农户忧心忡忡。据了解,两年来,台儿庄区涧头集镇积极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共流转土地1.18万亩,成立合作社50家。合作社的成立,使土地活了起来,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但是普遍存在销售困难,能否解决市场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并进而影响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对于“双千工程”联系点面临的困难,枣庄广播电视台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立足单位优势,安排专业人员到涧头集镇李楼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龙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龙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地拍摄制作农产品销售公益广告,免费通过电台与电视台高密度播出,每日播出密度高达46次,切实帮助入社农户解决销售困难,助推涧头集镇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受到入社农户好评。据反馈,目前已有天津、徐州、滕州和市中等地客商来电洽谈。